• 北京史

    张仁忠

    本书以元明清三代北京城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在简述北京城政治、经济发展的同时重点介绍了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城墙、城门、宫殿、寺观等的历史面貌及当今现状,并配多图,是一部优秀的简明北京史著作。作者张仁忠,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多年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教学工作,学术功底扎实,文笔流畅,已在我社出版通史教材《中国古代史》,颇受好评。

    ¥27.2
  • 中国历史十五讲

    张岂之

    《中国历史十五讲》15个专题也许地可以概括中国历史 主要的内容。由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资料丰富,大学生和读者们对古代史接触较少,因此在专题中古代的内容占的比例大些。至于中国近现代史由于中学讲得较多,在大学其他课程如政冶理论课中也含有中国近现代史的若干内容,可以适当精简一些。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特别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课题需要比较充分地加以阐述。

    ¥28.8
  • 唐研究 第十九卷

    荣新江

    本书是唐研究基金会的大型学术专刊,登载有关唐代文学、历史、考古、艺术方面的研究论文和书评。本期有两个主题,一是"從地域史看唐帝國--邊緣與核心"研究專欄,由唐史学者陆扬主持,收入有关研究论文10篇;一是《葛啜墓誌》研究專欄,收入对葛啜墓誌進行釋讀和研究的论文7篇,以及其他关于当代墓志、历史研究的论文及书评,极富学术价值。

    ¥70.4
  • 失落的玛阿特——古代埃及文献《能言善辩的农民》研究

    王海利

    本书稿从古代埃及原始文献入手,对古埃及保存下来的《能言善辩的农民》这篇文献,进行了独立的解读、分析和研究。作者以该文献为切入点,系统而深入阐释了古代埃及的文学技巧、宗教和伦理观念,法律和司法思想,涉及古代埃及历史的多个方面。
 《能言善辩的农民》该文献内容涉及古埃及政治、经济、法律、宗教、伦理道德等多个方面。该文献通过对农民为不畏艰辛和遭受皮肉之苦进行多次申诉,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的讲述,赞颂了以农民为代表的古埃及人民对探寻真理、崇尚正义的美好追求。
 本书稿突出特色在于,这是我国国内第一次从古代埃及原始文献入手,中国埃及学者独立进行解读,与国际接轨的一项研究成果。
 本书稿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因为该文献在我国的研究尚属空白,故本书稿有助于填补这一空白,对中国的埃及学研究做出切实贡献。

    ¥38.4
  • 近代史家批判

    〔德〕利奥波德·冯·兰克

    本书原为兰克成名作《拉丁与条顿诸民族史》副卷。据兰克本人所言,本书有三个意图:其一是为他在《拉丁与条顿诸民族史》中所采取的运用史料的方法进行辩护;其二, "告诉那些想要全面了解近代历史的开端的人,从哪些书中可以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从哪些书中找不到";第三个,也是最主要和纯学术的意图,是尽可能为近代历史搜集一些"未掺假的资料",对现存有关近代历史的较早著作的性质和价值做认真细致的鉴定。
 这一"副卷"集中反映了兰克对历史研究以及历史考证的观点。出版后,实际上比《拉丁与条顿诸民族史》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暂不销售
  • 世界尽头的发现:大航海时代的欧洲水手

    姜守明 邵政达 陈正兰

    大航海时代又叫地理大发现时代(15世纪中后期至17世纪末叶),其间,欧洲人突破地中海的地域限制,借助远洋探险与扩张,开辟了许多重要的航路和通道,与包括非洲、亚洲、美洲、大洋洲在内的外部世界建立起直接的交往关系,由此开阔了眼界,获得了欧洲以外的财富和经验,推动了国内的资本原始过程,现代化由此起步。同时,人类的交往关系与活动范围的得到了拓展,人类文明发展的全球化过程加快了步伐,真正意义上世界历史由此开始。
 在这段波澜壮阔的时代里涌现出了一批像哥伦布、达伽马、迪亚士、卡布拉克、库克这样富有传奇色彩的水手,他们不畏艰险、勇于超越自我、探寻未知世界,充分彰显了人类勇于进取的精神品质,本书记录的就是他们的传奇经历。

    ¥20.8
  • 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

    常书鸿

    作者以亲切质朴的笔触,极具深情地回忆了他一生的坎坷经历,记叙了他苦学绘画、留学法国、守护敦煌的诸多经历。本书是保护敦煌的呼吁书,也是一部励志书。

    ¥32.79
  • 晚清一个外交官的中西文化历程

    李华川

    陈季同(1852-1907)是一位在晚清文化史、外交史和中西文化关系史中卓有建树的人物。他曾经以外交官身份在欧洲生活了16年,与欧洲政界和文化界的人物有着广泛的交往。他用法文创作了多种著作,在19世纪末的西方文坛产生轰动,被翻译成英、德、意、西、丹麦等多种文字。在两千年的中西文化关系史上,陈季同是第一个出版西文著作并产生轰动影响的中国人。在此意义上,辜鸿铭和林语堂不过是步陈季同的后尘而已。这样一位在中西文化关系史和晚清史上很有建树的人物,却一直鲜为人知,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本书作者对有关陈季同的中文和法文文献做了深入发掘,写作时力求言必有据,在基本史事的考证之后,本书重点研究了陈季同的文化经历,描述了他如何在欧洲将一个理想化的"文化中国"形象传播给西方公众,并分析其回国后文化姿态发生变化的原因。本书还在晚清中西文化碰撞的大背景下,探讨了陈季同的文化观。作者认为陈季同在中西文化关系史上具有典范意义,开创了中国人从事中西文化双向传递的先河。

    ¥14.4
  •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

    王学典,陈峰

    20世纪是中国学术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是中学与西学相互激荡产生空前创获的时期。作为中国学术中的"显学"的历史学,发生的变革尤剧。从世纪初年的"新史学思潮",到实证主义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直到90年代的新国学,可谓此起彼伏、一波三折。因此,处在新世纪的起点上,对前此100年的历史学的发展行程作一番学术史总结无疑是必要的。目前学界已经出现一些侧重于介绍反映各具体领域、具体部门断代或专题的研究实绩的文字,但集中反映、折射20世纪史学研究全局的文集尚付诸阙如,总令人有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憾。本书恰为填补这一空白,书中收入了齐思和、周予同、戴逸、余英时、唐德刚、罗志田等史学大家和著名学者的20世纪宏观史学评论文章,这些文字或侧重发展过程,或突出问题意识,集中系统地展现百年史学发展的概貌。同时,它们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其中不少是当事人或亲历者的跟踪点评,弥漫着当时的学术气息,是珍贵难得的真实记录。

    ¥52
  • 明初的人物、史事与传说

    陈学霖

    本本书针对明初若干重要人物、事件在不同史籍记载中的异同,探讨它们如何在后世被渲染、附会、扭曲而呈现出彼此迥异的状貌,从而在政治生活以及民间传说中发挥影响。通过考证史料,寻根溯源,辨析真伪流变,以揭示不同时代及层次的历史价值观,探寻中国文化中历史与民俗传统交融的特质。主要论题包括明代的"国号"与"德运"问题、朱元璋酷刑考、刘伯温的传说、蒙古流传的北京城建城传说等。

    ¥30.4
  • 风与草:喻中读《尚书》

    喻中

    本书是以尚书为主题的思想文化评论。为什么要读尚书?因为它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历史文献,自从孔子编出它的"第一版"之后,就一直流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当年,孔子就拿它当教材,培养他的三千弟子。从汉代开始,它作为居于权威地位的教科书,长期饱受推崇,数千年间,一直充当了塑造中国心灵、中国固有文化的核心经典。因此,要真正读懂中国,读懂东方文明世界,尚书是起点,是钥匙,也是一座绕不开的津渡。然而这样一部经典,却是很多人并不了解的著作。四川大学教授喻中精心研读尚书,写下这本关于《尚书》的通俗读本,并配以精美的图片,作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拨开尚书神秘的面纱,带领读者一起走进尚书所描绘的苍茫世界,在那里,回望华夏文明的童年与故园,想象一种文明秩序在初生时期的黑白身影。

    ¥23.2
  • 万里千年——丝路手记

    龙腾,屈嫚莉

    两位作者用一年的时间筹划了两个月的行程,从西安出发,途径甘肃河西走廊,跨过汉明长城、嘉峪关,进入西域,踏上帕米尔高原后,转战丝路南线,终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作者按照行走线路,交代了各处的背景资料和历史故事,融入了民族特色与自然风光的描写,展示了当今丝路沿线的民俗风貌,发掘丝路的遗迹。尽可能地通过详实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全面地展示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

    ¥25.6
  • 上海故境:1842-1952上海发现之旅

    彭颖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的一百年间,上海已经从那个冒险家在死亡嘴边捞些钱财就走的跳板,变为承载故事与情感的"东方象征"。形形色色的商人、政客、文人、戏子、江湖人等纷纷来到上海,从外滩发迹,与上海人一起共同开创了这座国际大都会的奇迹。外滩的一栋栋建筑,二三十年代黑帮大佬争霸,伶人戏子们的前尘往事,甚至是海派文学代表人物张爱玲的踪迹,在这百年的上海滩里缓缓拉开序幕。
 我们要讲的不是那个局限于某个方位或某段历史时空中死去的上海,而是街头巷尾、口耳相传的弄堂故事;是鸿篇巨制开埠历史后面那些上海先生们落寞的情感空洞;是人人都会哼唱的《上海滩》,是读着海派文学长大的女子们前仆后继实践着的《红玫瑰与白玫瑰》。

    ¥36
  • 三国名将——一个历史学家的排行榜

    方北辰

    本书根据作者在百家讲坛讲述的“三国名将”系列讲座整理而成,分魏蜀吴三个部分讲述三国时代的著名将领,以史料为基础,采用文学的笔法,生动描述了三国的名将群体。吴国部分已经在8月播出,包括周瑜、吕蒙、朱然、陆逊等;魏蜀部分将在11、12月播出,本书拟同期出版。

    ¥33.6
  • 后现代史学理论读本

    彭刚

    1973年海登·怀特《元史学》问世以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历史学界产生强烈冲击,无论史学理论还是史学实践均深受影响,发生巨大变革。本书精选海登·怀特、卡洛·金兹堡等名家最具代表性的十五篇文章,就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中的诸多议题展开讨论,不仅是对该领域数十年发展的总结,也对历史哲学与历史实践本身进行了深刻反思。

    ¥39.2
  • 口述史读本

    定宜庄,汪润

    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学自20世纪40年代从西方兴起,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严格定义和规范的专门学科,在我国史学界也越来越受关注并有蓬勃发展的趋势。本书精选国内外有关文章近20篇,旨在尽可能系统和全面地向读者展现口述历史这一学科的发展过程、基本理论和学术规范。有鉴于口述史学实践性强的特点,本书特别注意收集国内国外题材与风格各异的口述史经典研究范例,以及研究者的经验体会,展现口述史实践中诸多关键环节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以期为初涉口述历史的读者了解口述史学科和从事口述史实践,提供某些有意义的借鉴。

    ¥33.6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