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麓村

    陈志华、李秋香、楼庆西、史嵘

    《关麓村》关麓村位于安徽黟县境内,是一座十分典型的徽商血缘村落。作为主姓的汪姓人家在清代全都从商,经济宽裕。徽商一向以儒商自许,知书达理,他们的乡里生活有相当高的文化品位,以至小小的村里竞有十几幢『学堂屋』。这个村落,从选址定居、结构布局、房屋的类型和形制,以至住宅里的家具、陈设和各种日常用品,都鲜明地反映着徽商的家庭生活方式和文化修养,也反映着农村中的社会阶级分化。村子的公共生活很发达,这是农业社会里封建宗法制的传统文化和徽商的市井文化的特殊结合。这样的公共生活也同样鲜明地反映在村落的规划和建设上。

    ¥88.32
  • 六朝建康规画

    武廷海

    六朝时期建康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題,《六朝建康规画》运用“规画”的观念。探索六朝建康城空间格局的生成过程。研讨城市空间演进的内在逻辑,努力为当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规划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六朝建康规画》将大地作为第三重证据,与纸上之材料、地下新材料相结合,总结出建康城规画的六个基本方面,即仰观俯察、相土尝水、辨方正位、计里画方、置陈布势和因势利导,用以窥探六朝建康规画的奥秘。《六朝建康规画》适合于城市规划学、建筑学、考古学、地理学等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学生,以及相关专业的爱好者参考。

    ¥114.24
  • 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方拥

    该书依据作者在北大开授的中国传统建筑公选课的讲义而成,该课在北大很受欢迎,是历年北大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该书和一般讲述中国传统建筑的书相比,突出了中国建筑的人文特质,尤其是针对当下西方建筑观念和建筑设计的强势情况之下,如何发掘和发展中国建筑中的精华。
 除此之外,作者也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建筑的各种样式,宫殿,园林,佛塔,桥梁等等。配备的大量插图使精湛的文字相得益彰。

    ¥30.4
  • 婺源

    陈志华、李秋香

    婺源县旧时属徽州六郡之一,明清时期出了许多著名的文化人,是理学之邦,又是重要的徽商老家:婺源乡土建筑的研究包含十个村子,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特色:这种研究能使我们把眼光投射到一大片土地上,领悟村落在它们自己的环境中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又为何要保持这片土地上共同的文化历史。  

    ¥28.88
  • 楠溪江中游

    陈志华、李秋香 著

    楠溪江是一个钟灵毓秀的地方。本书用了比较大的篇幅讲述楠溪江村落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特色,乡土人情别有风味。这个地区很独特,自然环境似乎很封闭,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地理环境,它又和民族的上层文化发生了极其密切的关系。这些都反映在它的村落和单体建筑上。建筑和村落都很简洁朴素,却又极其精致、优美。村落空间开发而且充满了人情味,建筑的类型很多样,文化内涵丰富,品味很高。全书图文并茂,除了几百幅精心捕捉的风土照片,还有大量珍贵的建筑测绘图和村落布局图,具有极高的鉴赏和收藏价值。

    ¥8.19
  • 城脉:图解北京古城古建

    朱正伦,李小燕

    本书作者通过20多年的历史考证和近几年的亲自探访,积累了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图片、手绘图。本书想从宏观上使读者了解到古城北京的城池水道,街巷胡同,四合院民居的概况,更想从微观上使读者了解到其规制、形状、结构、作用、优势等欣赏的标准与尺度,内涵与品位,填补了北京建筑领域普及类空白。
 本书的一大特点,即是从形式上以图代述、以文解图、图文互补,使得严谨的讲述变得简单、明晰。
 本书属于长销书,适合对北京历史和建筑感兴趣的读者。

    ¥28
  • 何处是我家:关于民居的记忆

    (加拿大)秦昭

    为了找寻人类赖以栖身的民居,为了寻找心中的"家",作者周游世界,追寻人类生存的足迹,为我们留下了一长串的名字与故事。爱斯基摩冰屋、夏莱、废墟村、萨那土楼、干石屋特鲁洛、乌阿川鬼村、沙弗朔恩……

    ¥25.6
  • 建筑史(第26辑)

    贾珺

    《建筑史》原名《建筑史论文集》,是中国国内第一部专门发表建筑史研究论文的学术丛书,由清华大学创办与1964年,本书为第26辑。本辑共收入论文16篇,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建筑、古典园林、传统工程技术、建筑美学等领域。

    ¥28.24
  • 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

    郝石盟

    本书基于田野调查及大量物理环境测试工作,对渝东南地区民居气候适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通过对该实例的解析以及对以往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的梳理,对民居适应气候的一般性规律进行了解释。并基于生物气候设计理论、宅形理论和热适应理论构建了多学科视角的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方法,强调了民居气候适应性的研究内容既包括基于物质空间的气候应答,也包括基于使用主体的气候应答。

    ¥38.28
  • 诗画建筑:诗词里的建筑之美

    马瑞霞 孙玲

    本书从浩如烟海的历代诗词中精心遴选近百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引领读者在醉美诗词中邂逅最美建筑。系统梳理出园林、亭、台、楼阁、古桥、古刹、古塔、古城、宫阙九个主题,每个主题诗歌都配有精美导读,每首诗歌后均附有精练的注释、流畅的译文、简约的赏析,让读者轻松领略诗之原义。

    ¥35.75
  • 绘造传统民居

    毛葛

    本书就我国东西南北中各个地区典型民居的建造和在那里居住的人们的生活,以漫画小人盖房子的方式配以简练干净的文字解说,能够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了解我们独有的居住和建造方式,以及那里生动的生活和其中透出来的独特文化。

    ¥49.28
  • 中国古建筑知识一点通

    张驭寰

    作者早年曾应邀赴美国讲学,在八所大学进行演讲。针对在场的听众当场提出的许多问题,作者逐一回答。回到北京之后,作者将问答再做查阅,一一整理笔记,汇集了作者几十年来对全国各地古建筑进行考察的研究成果。本书即在此基础上归纳、整理而成。

    ¥49.28
  • 奇想·建筑

    王斯旻、王雪诗、白非

    对于建筑学生、建筑设计爱好者、青年设计师三个群体,一本青年设计思想合集于这个充斥大师经典案例集锦的单调世界是一抹艳丽的色彩。我们所接触到的这些青年设计师,尚不敢攀比几十年经验的设计大师,但接受最顶尖教育、在最顶尖事务所工作的他们,毋庸置疑是青年设计师中的佼佼者。学习大师,是感受建筑的终极魅力;而学习《奇想》,是了解自己的水平,了解同年龄段领跑者的风采。 建筑不仅需要实践的考验,也需要思想的碰撞,《奇想?建筑》就想补充这个空白。

    ¥70.8
  • 东京今昔建筑地图

    [日]米山勇 [日]伊藤隆之 著 郝莉菱

    从江户到明治,再到大正、昭和,东京经历了戏剧性的改变、失去和复苏,留下了多种风格的建筑物。跟随三个不同时代的地图漫步其中,回溯这座不死鸟都市传奇般的过往——这将是一场奇妙的时空之旅。

    ¥64.34
  • 云南古建筑地图

    赵海翔、陈迟

    云南是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自古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文化共生、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多元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孕育的云南古建筑,类型之丰富、文化之多样,是其他省区所不具备的。 本书简明扼要介绍了云南省16个市州的297处古建筑,并对云南各地重要古建筑的分布进行了汇总。书中通过作者的实地踏勘照片,辅以相关历史资料,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处古建筑的主要特征。本书可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知识普及和赏析的重要资料;亦可作为参考资料,为研究云南古建筑提供重要线索,以利于读者进行更深入的探寻和研究。

    暂不销售
  • 中国大屋顶

    魏克晶

    屋顶,又称屋盖,是房屋建筑的冠冕。 屋顶就像人们戴的帽子。帽子有凉帽、暖帽、便帽、礼帽、官帽和军帽等不同式样。戴帽子是人们的生活需要:凉帽可以遮阳荫凉,暖帽可以御寒保暖。日常出行戴便帽,出席礼仪戴礼帽。帽子还是人们社会身份的标志。古代官帽是分等级的。如清代官员的暖帽,以顶珠划分: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为青金,五品为水晶。现代军帽分得更细了:陆、海、空三军,从士兵到将军,各戴不同军种的帽子。古代有一种叫“冕”的帽子,最初是帝王、诸侯、卿、大夫戴的礼帽。后来成为皇帝专用,又称皇冠。屋顶也是这样,由于地域、时代和等级不同,形式、类型多种多样。古代欧洲的希腊、罗马,非洲的埃及,多用石头垒砌宫殿和教堂。门窗砌成圆券或尖拱,屋顶建成半球穹顶或锥形尖顶。中国远古时代黄河、长江流域森林茂密,多用木材构筑房屋。屋顶修成两坡顶或四坡顶。屋面用茅草或草泥。西周发明了砖瓦,南、北朝时期出现琉璃瓦。唐、宋以后,皇家和寺庙屋顶建筑多铺装琉璃瓦,其屋顶又高又大,大约为殿堂高矮的三分之一。 20世纪中叶,人们习惯将中国古代建筑的大坡顶称作“大屋顶”。大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最显著的特征。大屋顶不仅高大,还有深的出檐和曲线柔和的屋面。欧美的别墅也用坡顶,铺红瓦,屋面是钭直线,出檐很短。有的还把檐口遮挡住,外砌“女儿墙”。这种红瓦斜直坡顶是小洋楼的特征。大屋顶还有优美的“反宇”和起翘。宇是房檐,本来是斜向下方的,将檐口反方向抬高一点,就是“反宇”。“反宇”是木结构建筑的需要,是必须要做的。木结构建筑的构架用材是木材,木柱最怕潮湿和雨淋。除了加高台基之外,就要把房檐伸得远一些,防止雨水淋湿根柱。但是伸很远就会压得太低,就像有人戴帽子,把帽檐拉下来压在眉毛上,就会遮挡视线。“反宇”的作法其实很简单:在檐椽上加一排飞椽,把檐口抬高就行了。这样可以缓冲雨水的流速,顺势流成一个抛物线,把雨水抛得远一点。还有一个重要效果是扩大室内的采光和通风。起翘的原理同“反宇”一样。因为是在檐角,负荷量大,构件尺寸就要加大,檐椽和飞椽变成老角梁和仔角梁,檐角就抬高了很多,形成了起翘。我国南方的楼阁把檐角的仔角梁改成一根“嫩戗”,成为高角度上翘的檐角,轻盈舒展,如翼如飞。国外也有大屋盖的房屋。如德国南部有一种草屋和木瓦房,屋盖也是四坡顶,屋盖占屋高的二分之一,由于没有“反宇”和起翘,屋面是斜直向下的,显得沉闷压抑。我国大屋顶的装饰在世界建筑中也是独树一帜的。这种装饰可以概括为形与色两个方面。

    ¥46.8
  • 1
  • 2
  • 3
  • 4
  • 5
  • 6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