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
- 在售 (10)
时间
- 2023 (1)
- 2022 (2)
- 2021 (1)
- 2019 (3)
- 2017 (1)
- 更早 (2)
-
确定
中图分类
- B0 哲学理论(1)
- B5 欧洲哲学(1)
- D0 政治学、政治理论(1)
- D8 外交、国际关系(1)
- D9 法律(1)
- +
学科分类
- 法学(3)
- 文学(3)
- 哲学(2)
- 理学(1)
- 经济学(1)
- +
找到约10条结果

金融市场有效价差的估计方法
流动性是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研究里的一个关键问题,对于资产定价、市场有效性、公司财务以及风险管理等各类金融决策均有重要的意义,而流动性的测度则是这一类问题的基础。本书将统计学与金融热点问题相结合,研究市场微观结构中流动性的度量方法,特别是关于交易成本的度量方法及其统计推断,为流动性的应用提供经济计量学的理论基础。由于流动性是个多维度的概念,交易成本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度量交易成本的基本方式是买卖价差,而有效价差是常用的买卖价差指标。因此本书主要考虑交易成本特别是有效价差的推断方法,具体包括:两种有效价差估计的渐近性质研究、基于价格极值的有效价差估计研究、有效价差的极大似然估计研究以及基于Roll价格模型的有效价差实证研究等。本书的内容可以为金融学、统计学研究人员作为参考研究。
- 中国
- 交易
- 投资
- 经济
- 经济管理
- 经济金融
- 美国
- 财经
- 金融
- 金融投资
图书

税法(第2版)
“税法”作为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开设的必修课,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突出其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位置,本书本着“理论适度、实务够用”的原则安排内容。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共十章: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介绍税收、税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至第九章,主要介绍我国目前开征的税收实体法的各个税种,依次是增值税、消费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关税;第三部分为第十章,主要介绍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相关制度和规定。本书主要适用于应用型本科的学生使用,也可作为研究型本科的非专业学生及高职高专学生和在职人员的业余学习用书。
- 中国
- 大学教材
- 教材
- 法学
- 法律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税务
- 经济
- 经济管理类
- 考研
- 课本
- 高等学校
图书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
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重点介绍了系统与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系统工程理论基础、系统工程方法论、系统建模、系统预测方法以及系统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并结合具体的例题阐述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的应用。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使读者全面掌握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运用系统工程相关思想、理论、方法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本书可以作为管理类和部分理工类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和系统工程师等读者的参考书,重点面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工业工程以及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读者。
图书

在欲望与审美之间: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女性小说的欲望书写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女性小说异军突起,呈现蔚为大观之势。许多女作家以欲望书写为表达策略,她们以涉及身体、政治、历史、审美及文化建构等各个层面的欲望书写,形成了与男性写作“分庭抗礼”的文学格局,改写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小说的整体面貌。这一时期的台湾女性小说创作不仅性别意识高扬,而且藉由“欲望书写”来凸显女性文化诉求,因此女性经验受到高度关注,涉及身体、情欲自主、政治历史、性别身份等从“私领域”到“公领域”的各个层面的内容,是台湾女性小说由“外”向“内”转的标志。
本书不仅从宏观上展开论述,探讨台湾女性小说欲望书写的历史沿革、社会语境、心理成因和文化传承,还从欲望追寻、欲望解构、欲望越界三个层面,深入分析台湾女作家如何将欲望书写从性/身体欲望,推进到政治欲望、审美欲望、文化建构欲望等层面,并藉此建构起女性话语体系,从而整体把握台湾女性小说欲望书写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美学建构上的深层思考。
- 台湾
- 女人
- 女性主义
- 女性文学
- 性别
- 文学
- 文学批评
- 文学理论
- 文学研究
- 现代文学
图书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库.第一辑:人性的探索
本书分别阐述了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西方的人性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人性学说。全书共分五章:一、人性的探索;二、古代社会的人性理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使人不成其为人;三、近代社会的人性理论——对资产阶级民主的呼唤、高扬人的自然欲望与理性;四、现代西方的人性理论——对人的异化的抗议和对自由的追求,高扬人的创造性;五、马克思主义人性学说——不是用人性说明社会而是用社会说明人性、使人成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
- 专制主义
- 人性
- 人性理论
- 学说
- 马克思主义人性
图书

中苏同盟启示录
20世纪50年代中苏同盟问题既是同期国际关系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也是中苏关系史发展中必须研究的要害问题,因而一直为中外学术界所关注。而“一边倒”外交战略的选择、米高扬秘访西柏坡、刘少奇秘访苏联、毛泽东首次访苏、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等问题,共同构成了20世纪50年代中苏同盟的阶段性历史链条,是解读这一时期中苏同盟问题的钥匙。本书借助已解密的原始档案文献对20世纪50年代中苏同盟的确立、实施、破裂的历史进行系统研究,希冀为当今和未来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 中国
- 中国近代史
- 俄国
- 党史
- 冷战
- 历史
- 国际关系
- 外交
- 外交/国际关系
- 政治
- 毛泽东
图书

赵敦华讲波普尔
从波普尔的生平入手,通过他和论敌的论争及对后世的影响,展示他在哲学领域的理论贡献,同时综述了学术界对波普尔本人的评价。
- 学术界
- 理论贡献
- 生平入手
- 讲坛
- 论争
图书

我们的屈原
《我们的屈原》分为“爱国先贤”(作为爱国者的政治家屈原)、“浪漫诗人”(作为具有家国情怀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屈子传说”(来自民间的屈原故事传说)三辑。这本文化专著思想健康、视角独特、文笔流畅。在创作过程中严格把关,创作成册。本书是在宜昌市委、市政府对于未来宜昌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战略定位与战略思路,那就是要让屈原成为宜昌永恒的文化地标,将宜昌打造成屈原文化的权威阐释地、标准制定地、活动聚集推广地。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带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深厚情感,把传承发展屈原文化作为城市品牌战略来抓”。高扬屈原精神,是每一个宜昌人的历史责任与当代使命。因此,2022年3月18日,为认真落实宜昌市委的部署和安排,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宜昌名人文化研究学术委员会,组织编写了文化专著《我们的屈原》。并提出:要求围绕屈原深固难徙的爱国情怀、哀民多艰的民本思想、上下求索的实干精神、洁身自好的清白节操,以及流传民间的屈原故事展开文本写作,出精品,代表宜昌形象。
图书

理性主义的政治学:流变、困境与超越(精装插图版)
本书系统梳理了西方政治思想中理性主义传统的起源和流变。作者把理性主义的基本特征概括为本质主义和逻各斯中心主义,认为理性主义体现为对普遍性、永恒性和确定性因素的关注。西方思想的这样一种特质,带来了近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和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也深刻影响了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内涵。在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方面,西方近现代政治理论高扬人的平等、自由等政治价值,在制度设计方面较为完善,但同时又陷入制度迷信的困境,而且在政治价值领域面临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危机。本书对西方理性主义政治学的分析,始终以中国传统思想作为参照。与西方理性主义相比,中国传统思想虽然承认规律的不变性,但并不存在本质主义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特点,从而既避免了相对主义的倾向,又为事物的个体性、可变性和可能性保留了足够的空间。本书通过两种思想传统的对比,以及概括介绍海德格尔等当代思想家对理性主义的批判与反思,提示了一条结合中西方优秀思想资源、超越两者固有缺陷的道路。精装版特别邀请北京大学吴志攀教授创作插图。
图书

悲剧性美学
本书专门、系统地研究了“悲剧*”现象。在分析了人类社会生活和文艺作品中诸多悲剧*现象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论*,本*认为,现在的悲剧美学应该是“悲剧*美学”;“悲剧*美学”的研究对象、逻辑起点和核心范畴是“悲剧*”而非“悲剧”;悲剧*美学的基本问题是“悲剧*是怎样*成的”,而不是传统的悲剧美学的基本问题“悲剧是什么”。进而,本书在由文本(社会文本、文学文本)、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和主体(人、作者、受众)三重维度所构成的系统、动态而具有整体*的坐标系*中描述和分析了“悲剧*”的存在、范畴、生成、特征、文学中悲剧*的显现及功能等问题,强调了“悲剧*”的*成*、多样*和层次*,纠正了传统的悲剧美学研究大多把“悲剧”“悲剧*”现成化、静态化、同质化理解的认知错误;将主体体验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走出了传统的悲剧美学研究大多在主客二分间归原“悲剧”“悲剧*”的思维误区。本书把悲剧美学的研究重心从悲剧拓展到悲剧*,研究内容涵括并融通了生活与文学(广义的)。从而,本书在研究对象、研究视野、基本问题、研究方法、逻辑起点、核心范畴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框架等七个方面实现了对传统的悲剧美学研究范式的创新*发展。很后,本书从文本、主体和语境三维综合的角度,整体*地概括批评了21世纪很初十来年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中国文学活动,认为部分作品具有丰富深刻的悲剧*蕴涵,这与作者独特深刻的悲剧*意识有关,与作品同娱乐化的时代社会文化语境保持了一种恰当的悲剧*适应关系即适度的张力关系有关;不少作品较少或缺失悲剧*蕴涵,这与作者悲剧*意识的淡薄或缺失有关,也与作品同娱乐化的时代社会文化语境保持妥协或认同有关,这些作品表征并*长了那一时期民族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娱乐化、享乐化、情绪化和非理*倾向。因而,在大众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艺术要高扬悲剧精神,为人类提供适应时代特点的“精神清醒剂”和普遍有效的“强心剂”。
- 作者悲剧
- 悲剧
- 悲剧精神
- 悲剧美学
- 文化语境
图书
- 1
推荐专题
- 三维技术的多元应用
- AIGC时代
- 神奇的微生物
- 信息时代的安全宝典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丛书
- 运动点亮健康生活
教学服务
- 样书申请
- 教师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