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法制与廉政文化教育中心
本书想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分析贪腐成因、查找预防盲点,以点带面,梳理各环节的监管漏洞,进而织密制度的笼子。 本书也想通过一个个反面典型案例,教育警示各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始终保持其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 本书还想通过这些反面教材,教育和影响广大党员和公职人员,进一步强化廉洁意识,发挥表率作用,筑牢思想防线,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 本书更想通过这些反面典型案例,为决策者提供一份参考,使其从中发现规律性问题,进而开展源头性治理,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王传利
全书共四章,第一章研究理论指导与精神资源。提出借鉴和学习中国古代传统和西方控制腐败的经验。第二章研究历史鉴戒和历史经验。第三章研究反腐态势及其评估。提出应该慎提反腐正在出现“拐点论”。第四章研究反腐新实践新探索。研究了系统性预防和惩治腐败方略的有关问题。本书用“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同时,资本也不可任性”的理念置换“将权力关进笼子”的理念;突破单纯的以制度为本的治腐思路,拓展到系统透视腐败发生的全过程,提出思想、制度、严惩全方位的治理与防范腐败的方略;提出将从严治党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结合起来的反腐方略。
张惠康
《反腐败与中国廉洁政治建设研究报告》第一至四辑已由北大社出版,《反腐败与中国廉洁政治建设研究报告(Ⅴ)》根据《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的精神,由本领域研究人员联合编写而成。 本书从学术视角客观反映和理性解读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部署、进展和成效。同时,根据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舆情分析,反映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社会认同和期待,主张把依法反腐进行到底。全书共分四篇,对反腐败行动与方略、反腐败重点事件与重点领域、反腐论道、反腐舆情追踪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重点总结分析了2017年全年反腐的新情况和新进展。 本书可作为反腐败进程的咨询性和工具性书籍。
杨同柱
本书作者是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的工作人员,书中精挑细选清廉与贪腐各30(暂定)个故事,按照历史朝代划分,把贪腐与清廉的传承缕析清楚,进而提出作者的思考心得。故事内容抓人,引人深思,甚至映射到读者的生活,对其产生借鉴意义。提出的对策切实可行,评论到位,让一些反腐部门和单位可以直接使用本书的故事和观点。用故事反映深刻道理,符合当下人们的阅读习惯,也符合当下“全民阅读”的倡导,也为深度阅读提供素材。
商红日,张惠康
本书仍根据《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的精神,由本领域研究人员联合编写而成。 本书与前两辑一样,从学术视角客观反映和理性解读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部署、进展和成效。同时,根据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舆情分析,反映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社会认同和期待,主张把依法反腐进行到底。全书共分四篇,对反腐败行动与方略、反腐败重点事件与重点领域、反腐论道、反腐舆情追踪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重点总结分析了2016年全年反腐的新情况和新进展。 本书可作为反腐败进程的咨询性和工具性书籍。
田雪梅, 编
本书是西南交通大学青年学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成果集,主要分为关于从严治党和反腐倡廉研究的初步成果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严治党反腐倡廉系列讲话精神的心得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是关于反腐倡廉的一些优秀硕士论文,下篇是学习从严治党反腐倡廉系列讲话精神的一些体会。本书是“两学一做”的成果展示,可供其他相关部门学习借鉴,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商红日,张惠康
《反腐败与中国廉洁政治建设研究报告(Ⅰ)》已由北大社出版,《反腐败与中国廉洁政治建设研究报告(Ⅱ)》即将于2016年2月出版。
 本书仍根据《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的精神,由本领域研究人员联合编写而成。
 本书与前两辑一样,从学术视角客观反映和理性解读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部署、进展和成效。同时,根据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舆情分析,反映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社会认同和期待,主张把依法反腐进行到底。全书共分四篇,对反腐败行动与方略、反腐败重点事件与重点领域、反腐论道、反腐舆情追踪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重点总结分析了2015年全年反腐的新情况和新进展。
 本书可作为反腐败进程的咨询性和工具性书籍。
王传利
《中国腐败高发期及其治理研究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腐败高发期及其治理方略研究》。是新中国治理丛书中的第一本。 作者在本书中客观描述了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三反”“五反”运动,它是由增产节约运动演变而成的反腐败运动。 “三反”“五反”运动后,共产党毛泽东不间断地发动了一系列反腐败的斗争,将腐败频度控制在较低水平,使共和国出现了清明政治的局面,也创造了世界上少见的政治清明时代。
过勇、宋伟
腐败测量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当前中国腐败和反腐败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对腐败测量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现实价值。本书从纠正腐败认识误区角度对腐败测量的理论意义进行了分析,从社会价值角度对其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通过腐败现象多样性和腐败测量困境的研究,提出本书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以主观调查法、案件统计法、案件指标分析法三种方法为主线,系统研究了当前腐败测量中的主要方法,并结合国际组织、地方评价等案例对腐败测量应用进行了分析。然后,本书提出了一个测量腐败的综合框架,构建了腐败测量的指标体系,并对中国腐败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展望。
徐迅雷 著
好的批评,是一种情怀、一种正义。《权力和笼子》一书,是一部反腐败评论集,是一本反腐防腐的干部教育读本,是一册痛定思痛的公众权利读本。作者以新闻人的敏锐、以评论者的犀利、以杂文家的文笔,对“反腐不易,防腐更难。反腐要力度,防腐靠制度。”进一步提出了“权力不进制度的笼子,就不会有真正的防腐剂”以及“制度选择是本质选择。不把权力关进笼子,就会被权力关进笼子。中国绝不能从‘制度腐败化’走向‘腐败制度化’。制衡权力、保护权利,是一个现代国家抵达文明彼岸的必由之路。”的结论。
 全书分为五大章节:“权略•权策” “权赋•权责” “权势•权腐” “权能•权用” “权利•权益”。每个章节分别选取几件时下新闻焦点事件进行一一评论。书中所写多为近年来引起舆论热议的新闻“大人物”,略带小人物,既有短平快的特点,更有深刻的思考。
 
 
 
 
 
更多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