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中文系选编
本书系配合清华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中文学术规范与专业素质”课而编选,汇集该系教师近年来部分学术论文,内容包含中文学科所涉及的主要方向,突出选题新颖、方法独特、遵从学术规范等特点,有助于学生掌握学术论文选题、写作的基本要领,希望可以为中文系各专业研究生提供学术论文写作上的借鉴。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2018年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集》旨在集中总结近年来北京建筑大学对教育教学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的成果,展示北京建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举措实施的累累硕果,体现学校“提质、转型、升级”的基本发展策略。本书共收录相关论文约50篇。
刘萱、赵勣、李响、马健铨
本书是 2018“科学与你”国际研讨会暨科学文化高峰论坛的论文汇编,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协支持,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与法国洛林大学共同主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理解、分享、参与:多元世界的新思考”,关注社会语境的多样性,展示公众、研究者、决策者的多元视角和新见解,希望打造有助于科学文化领域繁荣的学术平台。
刘伯英
本书以工业遗产调查、研究、保护为核心,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业遗产的理论探索、铁路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转移与多学科研究、工业遗产保护与工业建筑改造。本书可供工业遗产研究与保护领域的专家、相关政府官员及规划设计人员参考。
阮青松, 主编
本书具体包括对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讨;对课程体系改革、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积极探索,对教学创新改革和专业课程建设的科学总结,对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网络平台辅助教学及视频教学的经验总结,对本硕课程的比较分析,对立体化教材、研究生双学位培养、MBA生源质量、本科毕业论文开题及分散实习实践专题的研讨等内容。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2017年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集》旨在集中总结近年来北京建筑大学对教育教学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的成果,展示北京建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举措实施的累累硕果,体现学校“提质、转型、升级”的基本发展策略。本书共收录相关论文约50篇。
梁福军
本书是作者在总结长期工作实践、探索、研究和创新的经验基础上,将写作与编辑融为一体,以科技论文写作要求及有关国家标准、规范为依据,运用现代汉语、英语语法,并结合大量实例撰写而成。全面阐述了科技论文规范写作、编辑的规则和技巧,内容深浅适宜,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参考价值较高。 全书共分 11章。内容包括科技论文的基础知识;科技论文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中量、单位、插图、表格、式子、数字、字母、名词(术语)、参考文献等的规范使用与表达;现代汉语中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多层次书面语使用的场合、规则及标点符号的用法;英文规范表达的原则及英文标点符号的使用场合;科技论文中的常见语病。本书采用论述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内容全面,材料详实,结构清晰,所用实例主要来自科技期刊、同行专著,以及作者多年实践工作的积累,适合科研、工程技术人员等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期刊、图书、网络出版、新媒体编辑参考,适合作高等学校教师、学生的论文写作参考或自学用书,以及科技写作、编辑的培训教材或学习材料。
陈来
今年12月在清华举办了“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2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共有一百多位学者参加会议,五十多位提交论文,本书是五十多篇纪念论文合辑而成,文集内容主要主题有冯友兰的历史贡献,冯友兰与“清华学派”,冯友兰哲学思想,冯友兰的生命历程,以及冯友兰与“新儒学”等。
徐卫国、黄蔚欣
DADA是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Digital Architecture Design Association)的简称,它隶属于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由23位国内从事数字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及学者于2012年10月发起成立。第二届DADA会议于2015年7月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本书是从DADA2015“数字工厂”系列活动——数字建筑国际学术会议的53篇论文中,精选24篇论文,集结而成的中英文双语论文集。这些论文涉及数字建筑相关的多个领域,包括数字建筑设计、建筑性能模拟与优化,数控加工与建造,互动建筑与互动设计等。这些论文较全面展示了数字技术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和趋势。希望本书内容能够促进数字建筑领域的学术和实践交流,并引发更多探讨和思考。
更多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