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文艺批评经历了大致这样一个过程:社会学批评(也包括庸俗社会学批评)、主体论批评(或者叫做经验论批评)、审美批评(也包括形式论批评)和方兴未艾的“文化批评”。本书立足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发展特点,阐述文化批评应该具有的方法、形态和标准的问题。 本书讨论并提出文化批评的独立阐释价值,并通过不同类型的文艺现象的解读,显示“寓言论批评”的魅力。作者认为,不同阶段的文艺学研究有不同的关注焦点,今天的焦点则是文化批评,或者说,文化批评已经构成当代中国文艺批评的新“思潮”。相对于此前的社会学批评、主体论批评、审美批评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和“文艺批评”,而“文化批评”则存在“替代”文艺批评的可能性。不妨说,作为文艺批评之具体方法的文化批评和作为一种批判范式的文化批评,在外延上有不同的规定:前者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的批评方法,是借用文化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文学艺术研究;后者作为一种新的批评构想或说范式,则是与文化研究对等的概念。 本书将当代中国文艺与文化的各类文本看作是具有特定历史信息的寓言文本。面对寓言式的现代文化生产逻辑,本书创新性地倡导寓言论批评:即用批评的文本,构造一种“新型寓言”来代替文本的“旧寓言”,用创造新的社会的勇气来代替温情浪漫的文化生产的妥协和虚弱,用召唤起来的危机意识来代替被装饰起来的文化奇观。
面对当代中国纷繁复杂的大众文化现象,本书作者基于文化批评的视角,独辟蹊径,将当代中国文艺与文化的各类文本看作是具有特定历史信息的寓言文本。面对寓言式的现代文化生产逻辑,倡导寓言论批评:即用批评的文本,构造一种“新型寓言”来代替文本的“旧寓言”,用创造新的社会的勇气来代替温情浪漫的文化生产的妥协和虚弱,用召唤起来的危机意识来代替被装饰起来的文化奇观。 本书对当代大众文化的寓言式批评建立在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洞察力、精准的概括力之上,“傻乐主义”“声音政治”“伦理退化症”“怨恨社会”“都市新伦理”“私通机制”“新穷人困境”“青春恋物癖”“多语性失语症”“等一系列独创性概念使读者为读者提供了观察和理解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理论工具,而本书紧贴大众文化文本的解读和批评方式又使寓言论批评范式和概念的运用真正落到了实处。
- 版权: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 2020-01-01
- 更新: 2023-03-22
- 书号:9787301305027
- 中图:I206
- 学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