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目录

作者: 魏强、姜孟楠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5-01

  • 优惠券
  • ¥3
    ¥10
    ¥30
    ¥70
  • 领券
电子书 ¥122.2 定价:188.0
支持送礼物
送给好友
  • 收藏

  • 加书架

  • 引用

简介

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424号令)的规定,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本资源目录收录的是目前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保藏的危害程度分类为三类的病原微生物。资源目录内容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三大类,细菌目录内容包含了细菌的保藏编号,中文名称,外文名称,分类学地位,生物危害程度分类,分离时间,分离地址,分离基物,致病名称等;病毒目录包含了病毒的中文名称,英文或拉丁文名称,生物危害程度分类,保藏编号,分类学地位,自然宿主以及联系方式等内容;真菌目录内容包含了真菌的中文名称,英文或拉丁文名称,生物危害程度分类,保藏编号,来源历史,分离基物,分离时间,分离地点,致病对象等内容。

编辑推荐

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National Pathogen Resource Center, NPRC)是依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中国疾控中心”),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国家级病原微生物保藏中心组建而成。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参建单位均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依法承担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资源保藏任务的保藏单位。作为保藏机构,适时、及时的向社会发布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保藏目录,一方面可以向公众展示资源库保藏的资源信息,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面,就是为领域内专家以及需要获取相应菌(毒)种信息的有关单位提供资源清单,为促进资源的共享应用,查询利用有效数据资源提供便利。资源的共享,包含了实物资源与信息资源两方面内容。信息资源的共享,是实物资源共享的前提与依据。做好资源库保藏目录发布,正是资源共享的基础和重要体现。 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424号令)的规定,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本资源目录收录的是目前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保藏的危害程度分类为三类的病原微生物。 资源目录内容以中华预防医学会团体标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数据描述通则》(T/CPMA 011-2020)为依据,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三大类,细菌目录内容包含了细菌的国家科技资源标识符,平台资源号,保藏编号,中文名称,外文名称,分类学地位,生物危害程度分类,分离时间,分离地址,分离基物,致病名称等;病毒目录包含了病毒的细菌的国家科技资源标识符,平台资源号,保藏编号,中文名称,英文或拉丁文名称,生物危害程度分类,保藏编号,分类学地位,自然宿主以及联系方式等内容;真菌目录内容包含了真菌的中文名称,英文或拉丁文名称,生物危害程度分类,保藏编号,来源历史,分离基物,分离时间,分离地点,致病对象,细菌、真菌、病毒的来源历史、用途、联系单位及电子邮箱相关信息等内容。

更多出版物信息
  • 版权: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 2025-05-01
  • 作者:魏强、姜孟楠
  • 更新: 2025-07-23
  • 书号:9787302689867
  • 中图:R37
  • 学科:
    医学
    基础医学

作者信息

魏强、姜孟楠

魏强,博士,研究员,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微生物保藏中心主任,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主任。研究方向为病原微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参与多项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配套法规标准制(修)订。兼任国家第三届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资源管理与利用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十三五”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1项,参与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课题3项、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2项,主持制定病原微生物保藏相关的卫生健康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1项,参与国家标准制定2项,卫生行业标准3项,获得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和副主编专著10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省部级奖项4项,软件著作权10项。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