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碳中和:中国面向2035年及长期转型战略和路径

    李政 杨秀 杜尔顺 等

    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在全球视野下科学制定分阶段有序实施双碳的战略和路径,是一项重要而急迫的任务。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组织权威研究团队,研究提出我国2035年和中长期低碳发展的目标、实施路径和政策建议。本书可为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制定双碳战略和政策措施提供参考和支撑,也可为各界关心双碳的人士提供知识和信息。

    ¥131.6
  • “双碳”战略下中国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研究

    孙爱真

    在全球化、工业化浪潮的影响下,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面对生态危机,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主动承担碳减排国际义务,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本书在这一背景下,对“双碳”战略下的中国生态经济体系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本书共分七章,揭示了目前全球的生态困境,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着重探讨了我国环境治理的生态哲学理念、“双碳”战略、生态经济体系、“双碳”战略与生态经济体系的关系、“双碳”战略下我国生态经济体系的建设机制等。本书研究了“双碳”战略下中国生态经济治理模式的框架、逻辑、结构、机制,力求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提供一定的借鉴。

    ¥34
  • 现代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践、路径与政策研究

    王君

    近年来,农业的现代化成为乡村振兴、农业变革发展的核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由此,研究农业现代化、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本书旨在关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总结实践经验,并提出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本书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绿色低碳、农业现代化的相关概念,以及研究的相关背景和意义。第二章梳理我国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现状,从国家、区域、省份等不同层面进行分析。第三章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绿色低碳转型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第四章总结先进地区现代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典型做法和实践创新。第五章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走产业化、集群化、多元化发展道路。第六章对现代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加强制度改革、技术创新、节能降碳。

    ¥44
  • 碳中和目标下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研究

    赵淑芹

    党的十九大将生态保护定位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指出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2019年4月北京世博园开幕式《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好家园》中,习近平主席希望“这片园区所阐释的绿色发展理念能传导至世界各个角落。”本书基于践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等为基础,分析当前城市绿色发展的基础、优势、劣势;分析城市碳峰值、碳中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正在城市群、城市、社区层面进行城市低碳发展的探索;提出面向碳中和的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理论、案例相结合。主要为从事城市绿色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研究者、工作者及研究生提供研究素材与研究基础。

    ¥25.35
  • 全球碳信用发展报告(2022)

    刘志、梅德文、戴璟 主编

    在全国核证自愿减排量(国际称为碳信用)市场即将启动之际,本报告围绕全球主要碳信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包括机制设计原则、机制下设方法学、申请项目、签发碳信用、注销碳信用、交易所、交易量等内容。在进行全面数据分析基础上,对我国碳信用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提出意见与建议。主要特点1、国内首部关于碳信用机制的专题报告;2、联合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国内唯一)编制发布,进一步体现报告的权威性、专业性、影响力;3、编写团队是国内较早从事碳信用机制研究,熟悉国际/国内不同多种机制,以及与区块链等先进信息化技术结合发展趋势;合作团队已经建立全球碳信用机制跟踪数据库,并实时更新。确保报告数据源的专业性、完整性和时效性。本报告面向碳信用市场从业人员、科研人员、金融机构、对此类型资产交易与管理感兴趣人员。

    ¥63.7
  • 低碳经济背景下重庆外贸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胡伟辉

    本书研究低碳经济背景下重庆外贸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重庆外贸未来向低碳化发展的制约因素,通过对重庆市主要出口产业能源消耗量、碳排放量与外贸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着力探索重庆外贸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为重庆扩大开放和促进增长提出建议意见,也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外贸发展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本书共7章,包括低碳经济背景下重庆外贸发展现状、低碳经济给重庆外贸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国外低碳发展的经验借鉴、低碳经济背景下重庆外贸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低碳经济背景下重庆外贸转型升级的路径等内容。

    ¥34
  • “双碳”目标下钢铁工业降碳减污协同发展研究

    李博抒

    本研究构建了适用于中国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影响与效益分析的综合评估模型框架。这一框架以自底向上的能源技术优化模型为核心,从供给侧评估清洁低碳技术演化路径;与自上而下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进行软连接,从需求侧评估全行业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变化趋势;与温室气体—空气污染相互作用和协同效应(GAINS)模型软连接,评估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减污降碳作用;与人群健康影响评估模型结合,评估转型的健康效益。与此同时,研究还结合了协同效应测度、成本有效性、成本效益分析等主流环境经济学方法,更全面地评估了转型的各类技术的成本有效性、多维减碳和降污目标的协同度及各类措施和目标的成本效益。

    ¥64
  • 智慧低碳社区建设

    潘崇超、柳文洁、古月清

    本书立足智慧低碳社区领域已有研究内容,积极梳理和汇总来源权威、关注广泛的新兴研究成果和趋向,在保证内容全面、完善、科学和严谨的基础上,突破现有图书前沿性和代表性相对不足的缺陷,阐述作者对中国智慧低碳社区建设路径的独到见解。本书共7章,涵盖的内容有智慧低碳社区概述、国内外智慧低碳社区的发展历程、智慧低碳社区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学、智慧低碳社区建设路径、智慧低碳社区项目实践、智慧低碳社区的标准化、我国智慧低碳社区的未来发展规划。这些内容旨在全面介绍智慧低碳社区的理论知识与发展情况。附录给出智慧低碳社区碳减排量核算表,以方便读者查阅。本书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讲解细致入微,一方面总结智慧低碳社区的相关研究成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为未来国内社区智慧化和低碳化转型提供理论指导,适合有志于为我国“双碳”目标和社区建设发展贡献力量的相关研究人员和行业从业人员参考。

    ¥45.37
  • 碳排放与环境资源法律制度

    黄静、刘期湘、贾韶琦、袁露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资源问题,2020年,我国提出于 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环境资源法律制度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保障。本书以“双碳”目标为视角,对我国环境资源法基本原理和制度、环境资源法主要内容进行了提炼和阐述,突出与“双碳”相关的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内容,包括促进减污降碳的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碳税及碳市场法律制度、提升碳中和能力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增进能源资源结构性优化的能源法律制度,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国际公约与国际合作等内容。 本书立足于环境资源法基本理论,紧密结合环境资源法律法规具体内容和立法动态,配套典型案例和习题,可作为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材。

    ¥41.3
  • 一本书读懂碳达峰、碳中和

    胡华成

    《一本书读懂碳达峰、碳中和》通过12章内容,由浅入深解读碳达峰、碳中和的知识内容和场景案例,是一本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入门教程。 《一本书读懂碳达峰、碳中和》主要通过两条线,来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一条是“知识技术”线,详细介绍了碳排放、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国内外相关政策、碳金融、碳排放交易、技术体系等内容,让读者可以快速了解碳中和知识,玩转碳中和技术,看懂大势发展。另一条是“应用案例”线,详细介绍了碳达峰、碳中和在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电力以及公共生活领域的综合应用案例,帮助读者了解如何用碳中和重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本书读懂碳达峰、碳中和》逻辑架构清晰明了,适合对碳达峰、碳中和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49.47
  • 碳资产管理理论与实务

    杜焱、张琦、罗兰兰、杨梅、谌莹、吴文洋

    本书全面介绍了在当前全球各国为控制气候变暖背景下碳资产的形成、定价、交易与市场发展进程,以案例实践的形式生动展现了企业和行业开展碳资产管理的现状和相关策略,为“双碳”背景下我国企业的碳资产管理和实务操作指明了方向。本书共 12 章,内容包括碳资产概述、碳排放交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金融工具、碳资产定价概述、碳资产定价的理论与方法、碳资产市场的风险控制、企业碳资产管理概述、企业碳资产管理实施体系、碳资产管理实践案例、碳资产与企业融资案例、“双碳”目标下我国企业碳资产管理的发展之路。 本书适合企业管理者、能源行业从业者、碳资产管理行业从业者及大学生阅读使用。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34.29
  • 双碳经济学概论

    孙云鹏编著

    本教材从双碳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入手,对双碳与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绿色创新、生态创新、技术创新、交通、旅游、制造业等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意在为双碳经济学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提供指南。本书共包括如下内容:第一章什么是双碳经济学;第二章碳达峰概述;第三章碳中和概述;第四章双碳与经济发展;第五章双碳与可持续发展;第六章双碳与绿色创新;第七章双碳与生态创新;第八章双碳与技术创新;第九章双碳与交通;第十章双碳与旅游;第十一章双碳与制造业。

    ¥54.6
  • 碳中和导论

    崔世钢 等

    本书以“绿色”为主线,重点强调绿色思维与绿色理念。从太阳光、光合作用、能源、能量出发,阐述了碳中和的基本概念,对能源、能量与碳循环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从管理、技术、经济、工程应用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对碳中和的实现进行了综合分析和阐述。首先,介绍了“双碳”目标的发展现状、实现路径和发展趋势;其次,重点阐述了降碳、零碳、负碳技术和绿色经济,并介绍了典型工程应用案例;最后,对碳中和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进行了论述。 本书内容丰富、设计新颖,采用主册与副册相结合的新型教材设计模式,力争实现因材施教,适合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 本书既可作为碳中和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高职学生的先导课程教材,又可作为非碳中和相关专业学生的通识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和干部培训的教科书,还可供有关专业人员和管理干部参考。

    ¥67.2
  • 碳中和城市

    汪军

    本书从历史中一系列对于理想城市的假想出发,从东西方不同的视角介绍了关于理想城市中生态、低碳和可持续的理念。以先贤们追求理想城市的信念与实践为线索,串联起漫漫历史长河中低碳城市的发展脉络。以此脉络为基础,介绍当下全球各国正在进行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行动以及我国在这个领域所作的努力。本书讨论了城市演进过程中关于集中和分散的两种空间结构倾向,并出了在分散基础上实现“碳中和”的理想模型——分布式城市。继而,从空间、交通、能源、水务、垃圾处理等领域论证分布式城市的可行性, 并通过一个规划实践案例来验证。

    ¥54
  • 碳中和转型路径的经济分析

    黄晓丹

    本研究构建了中国碳中和转型路径综合分析模型体系,采用情景对此的方式展开定量分析。主要研究包括: ( 1 )识别碳中和目标下能源经济转型逻辑与优化路径,评估所需政策干预力度与主要措施的减排贡献,对关键能源经济指标开展不确定性分析。( 2 )评估碳中和目标下负排放技术的经济价值,识别不负排放技术间的替代关系。( 3 )评估避免温升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升的经济效益,比较分析全球碳中和愿景下主要国家的成本效益情况。本书属于“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丛书”。

    ¥51.35
  •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城市能源发展路径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上海交通大学 组编,梁旭,汤军 主编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变革,在当前国内外复杂形势下,既要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实现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又要持续稳定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现实问题,需要全社会各方积极努力探索。本书从我国城市能源发展现状和挑战入手,系统梳理了国外典型城市能源低碳化发展案例,分析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城市能源中长期发展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了超大型城市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如何通过能源互联网加快推动城市能源低碳转型发展。本书可供能源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借鉴和参考,也适合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和参考。

    ¥110.6

更多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