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书架
-
引用
简介
《货币金融史丛谈》是一部研究中国货币金融史的学术文集,主要围绕货币、金融及其各分支的起源阶段,以文献学与专门史结合为方法,以考据为手段,对历史上诸多概念的来源和内涵、重大事件的性质和影响、重要人物的思想和著述等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很多不同于已有结论的新观点。作者重视于不疑处有疑、道人之所未道,追求实事求是、无证不立,在逻辑和证据链基础上体现说服力。大多数文章以随笔形式写出,便于阅读。书稿现有文章34篇,可大致分为六组,分别是先秦早期货币、纸币、清代铸钱工业、近代金融、钱币学和货币文化。如,其第一部分为关于早期货币的考论。中国货币起源甚早,但缺少系统的历史记载,很多概念含混不清,事实湮没无闻。本书对这些概念作了清理,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挖掘。《货币的信用从哪里来》提出货币最初的信用来自宗教信仰,中国的原始货币由祭品充当;《论“布”与先秦赋税》和《论三钱之府》讨论了先秦赋税和货币在概念上的混同,指出古籍中很多被后世认为是货币的“布”和“钱”,实际上是赋税的名称。《秦朝为何要复行钱》、《司马迁是否误记了秦代币制》《“钱”币缘何成“布”币》等文,讨论了秦代币制的变迁、秦统一货币、建立影响后世的货币制度等问题,于众说纷纭中提出自己的观点。综合而言,作者善于发现有学术价值的问题,通过辨析历史概念的能指和所指,并进行相关的历史文献或实物考证,提升了学术界对中国货币史上一些问题的认知水平,显著地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学术进步。
更多出版物信息
- 版权: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 2025-06-05
- 更新: 2025-08-11
- 书号:9787301356401
- 中图:F822.9
- 学科:经济学应用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