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
本书主要根据作者近几年在清华大学面向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的“数据挖掘:方法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实践与积累,参考近几年国外著名大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体系编写而成。本书系统地介绍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方法;结合一些典型的应用实例展示用数据挖掘的思维方法求解问题的一般性模式与思路。 本书可作为有一定数据结构、数据库和程序设计基础的研究生或本科生开展数据挖掘知识学习和研究的入门性教材与参考读物。
殷人昆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和应用的人员应当必备的专业基础。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数据结构”课程也在不断发展。 本书按照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本科“数据结构”大纲的要求,从面向对象的概念、对象类设计的风格和数据结构的层次开始,从线性结构到非线性结构,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地讨论了各种数据结构的内在的逻辑关系及它们在计算机中的实现方式和使用。此外,本书对常用的迭代、递归、回溯等算法设计技巧,搜索和排序算法等都做了详尽描述,并引入了简单的算法分析。 全书采用了面向对象的观点讨论数据结构技术,并以兼有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双重特色的C++语言作为算法的描述工具,强化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双基训练。全书条理清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适于自学。 本书适合于大专院校计算机或软件专业本科生使用,也可作为教师和有关科研人员的参考书。与本书配套的《数据结构精讲与习题详解(C语言版)(第2版)》一书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外,需要PowerPonit电子教学幻灯片的教师,可与清华大学出版社联系。
郑莉 张宇
本书将Java语言作为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入门语言,其特色是内容全面、深入浅出、立体配套。书中详细介绍了Java语言以及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和编程方法、图形用户界面的编程方法、网络和数据库程序的编程方法、线程的使用、Java集合框架、Java工程化开发等实用技术。全书以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贯穿始终,基础性和实用性并重。宗旨是不仅使读者掌握Java语言,而且能够对现实世界中较简单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用计算机语言进行描述。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材或Java爱好者入门的自学教材。
殷人昆
本书共分8章。第1章是介绍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分析的简单方法,以及C语言编程的要点。本书既可作为普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计算机专业考研的辅导教材或其他计算机或软件考试的复习教材,还可以作为供从事计算机或软件系统开发的人员参考的学习资料。
徐恪、徐明伟、李琦
本书全面介绍了计算机网络领域中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主要内容围绕网络体系结构中的核心机制和算法展开,具体包括路由、拥塞控制、QoS控制、路由器设计和网络安全等计算机网络工程领域的核心内容,还介绍了物联网、新一代互联网等最新研究进展。 本书主要面向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的研究生,也可供广大网络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本书对想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架构、核心设计思想和基本协议机制的读者也很有参考价值。
郑莉,董渊
本书以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为主线,以通俗易懂的方法介绍C++语言,引导读者以最自然的方式,将人类习惯的面向对象的思维方法运用到程序设计中。主要内容包括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类与对象的基本概念、继承与多态、输入输出流,以及泛型程序设计。此外,本教材还介绍了一些常用数据结构基础知识,使得读者学习本书后,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整套教材语言生动、流畅,深入浅出。适用于各类学校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
喻文健
本书是针对“数值分析”“计算方法”“数值分析与算法”等课程编写的教材,主要面向理工科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各专业,以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本书内容包括数值计算基础、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法与迭代解法、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数值逼近与插值、数值积分方法、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解法,以及数值算法与应用的知识。本书涵盖数值分析、矩阵计算领域最基本、最常用的一些知识与方法,而且在算法及应用方面增加了一些较新的内容。在叙述上既注重理论的严谨性,又强调方法的应用背景、算法设计,以及不同方法的对比。为了增加实用性与可扩展性,每章都配备了应用实例、算法背后的历史、评述等子栏目,书末附有算法、术语索引。附录中包括MATLAB软件和Python软件的简介,便于读者快速掌握并进行编程实验。 本书适合作为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科学与工程计算的科研人员参考。
王爱英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智能卡、射频识别标签、传感器等设备组成的,设备与设备或网络之间,可通过固定导线或空中射频接口传送数据。 智能卡是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前驱,在中国居民身份证、金融卡和手机SIM卡的发行量早已超过几十亿张,在技术、功能、安全和标准制定等方面可供RFID借鉴。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基础知识,射频信号的处理与频段分配,智能卡、RFID标签和传感器的硬件结构,智能化设备的操作系统与测试,空中传输信号的防冲突方案,纠错、识别、安全和防欺诈措施、国际标准,以及互联网、物联网的应用和创新。 本书主要提供给高等院校的信息技术、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和物联网等专业作为技术基础课的教材。
林福宗
《多媒体技术基础》第4版教材在第3版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做了较大幅度的增减。从多媒体系统角度出发,本版教材分成三个部分: (1)多媒体压缩和编码(第2~14章),介绍文字、声音、图像和数字电视媒体的基本知识、压缩和编码方法; (2)多媒体光盘存储技术(第15~17章),介绍CD、DVD、HDDVD和蓝光盘的存储原理和存储格式; (3)多媒体网络(第18~32章),以多媒体网络应用和服务质量(QoS)为中心,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互联、宽带(有线、无线和移动)接入因特网的基础知识。每章均附有练习和思考题,用于辅助读者掌握本章的要点;每章内容的来源都列出了参考文献和站点,读者可用于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扩大知识面。
殷人昆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编写的数据结构主教材。全书共8章。第1章介绍数据结构的地位和主要知识点,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分析的简单方法,以及C语言编程的要点。第2~8章分别介绍了线性表、栈和队列及其应用、多维数组、特殊矩阵、稀疏矩阵、字符串和广义表、树与二叉树、图、查找、排序,并做了适当延伸。作者在讨论每一个知识单元时,结合30多年教学的经验和考试辅导的体会,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力求透彻、全面,对学生读书容易忽略的地方和隐藏在书中所讨论问题后面的东西都有适当的提示。本书的编写得到清华大学2015年精品教材建设项目的资助。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计算机专业考研的辅导教材或其他计算机或软件考试的复习教材,还可作为计算机或软件系统开发人员的参考资料。
周悦芝、董代洁
周悦芝董代洁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本书采用基于Xilinx FPGA的计算机接口设计方法,使用普通逻辑设计方式,即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和采用SOPC的嵌入式方式设计接口。全书共两部分,第一部分“实验平台及基础知识”共两章,第1章介绍硬件开发平台的基本结构及各个接口的基本原理和链接方式,第2章介绍Xilinx公司ISE开发设计平台的使用方法、离线仿真和在线调试逻辑分析仪的使用方法及步骤。第二部分“实验实例”共3章,其中第3、4章按照使用VHDL逻辑设计和SOPC方式设计分别介绍由简单到复杂的接口设计案例,第5章介绍综合设计案例,并在每个实验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实验进阶的要求。本书是针对理工科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计算机接口技术的实验用书,也适合于学习FPGA和硬件设计人员学习使用。
何克忠 李伟
本书是作者在《计算机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础上,综合了多年来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从事教学、科研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吸收了国内外的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反复修改、总结、编著定稿的。 《计算机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出版后,被许多兄弟院校选用作教材。本书除了保持了原书的特点和优点外,增加了当前使用十分广泛、效果卓著的“模糊控制”(第6章),包含有大量工程实用技术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10章),对书中许多章节做了修改、充实和提高,每章末都附加了练习题。 本书阐述了计算机控制的基本概念; 较
王生原 董渊 张素琴 吕映芝 蒋维杜
本书介绍程序设计语言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基本设计方法和主要实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文法、自动机和语言的基础知识,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法制导的语义计算,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运行时存储组织,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除了基本设计原理外,书中还包含两个小型编译程序的设计实例,可选作课程设计的素材。一个是PL/0语言编译程序,其设计和实现框架贯穿于本书相关章节中;另一个是简单面向对象语言Decaf的编译程序。本书最后还介绍了业界广泛使用的开源编译器GCC及和它紧密相关的Binutils工具链,通过一系列程序实例说明这些工具的作用和基本用法。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教师、研究生或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徐华
本书主要根据作者近几年在清华大学面向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的“数据挖掘:方法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实践与积累,参考近几年国外著名大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体系,系统的介绍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方法;结合一些典型的应用实例展示用数据挖掘的思维方法求解问题的一般性模式与思路。本书可作为有一定数据结构、数据库和程序设计基础的研究生或本科生开展数据挖掘知识学习和研究的入门性教材与参考读物。
崔勇、吴建平
基于IPv6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解决了全球IPv4地址空间耗尽的问题,使其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IPv4向IPv6平滑过渡成为决定下一代互联网成功与否的关键。本书作者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深入探讨了IPv4向IPv6过渡的各类技术方案,全面介绍IPv6过渡技术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并重点讲述了国际首创的4over6隧道过渡技术。全书共分为10章,第1章~第3章讲述IPv6及过渡基础知识;第4章和第5章阐述各类过渡技术,包括双栈、翻译和隧道技术,并分析不同过渡技术特点、性能和安全等优劣势;第6章和第7章分别讲解主干网和接入网隧道技术,阐述了4over6隧道过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重要作用;第8章和第9章分别讲述过渡技术关键问题和过渡应用场景;第10章讲述下一代互联网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通信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对下一代互联网感兴趣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刘卫东、李山山、宋佳兴
掌握计算机系统基本工作原理,理解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相互作用关系是对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核心要求,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了一系列课程来帮助他们达到这一要求。本书试图通过实验手段,从动手实践的角度,培养学生设计和实现硬软件基本完整的计算机系统能力。本书紧紧围绕计算机硬件系统核心课程的教学目的,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自主开发的教学实验计算机硬件平台上,设计了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三个层次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实验,由浅入深,由部件到系统,逐步引导学生设计完成自己的计算机系统。全部实验采用统一的硬件平台、统一的指令系统完成,且配置了功能丰富的多个软件系统。实验均在FPGA芯片上通过硬件描述语言编程实现,手段先进。本书可供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时作为实验教材使用,也可供计算机专业工作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自学参考。
更多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