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 等
本书内容已经外聘专家和清华大学党委审读审核通过(清委文[2024]50号)后同意安排出版。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紧跟中央顶层设计的大议题,也是一个理解中国经济转型及当下政策的纲领性概念。它跟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经济转型升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房地产政策、产业投资机会、技术创新高度相关。本书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联合近二十位首席经济学家共同研究新质生产力,并从不同行业与发展背景纵深探索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原动力。透过“新质生产力”这一提纲挈领式的核心要诀,帮助读者理解中国经济的底层逻辑,看懂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围绕“新质生产力与实现路径—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货币、金融、财政、产业政策调整—房地产和新兴产业投资及金融市场变化”的主线,展开系统深入的剖析,具体方向包括: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系;货币与财政政策如何提升新质生产力;产业投资、技术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人工智能革命与新质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的生产力提升与新质生产力等。本书凝结了经济学家们的思考精髓,是广大读者切实理解新质生产力的一部佳作。
海闻 主编
在当前中国经济向高质量阶段迈进的过程中,收入分配改革与共同富裕、“双碳”目标与经济转型、双循环与新发展战略、大城市群与新型城市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决定中国经济走向的核心战略。就以上五大战略,本书汇集了来自经济金融领域学界与业界、决策层与监管层的专家的思想精华,系统性地分析当前五大战略目标下中国面临的挑战,并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本书还将重点揭示五大战略之间的系统性与相关性,兼具思想性与理论性、专业性与可读性,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有助于学科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交叉研究和互动。
崔世钢 等
本书以“绿色”为主线,重点强调绿色思维与绿色理念。从太阳光、光合作用、能源、能量出发,阐述了碳中和的基本概念,对能源、能量与碳循环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从管理、技术、经济、工程应用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对碳中和的实现进行了综合分析和阐述。首先,介绍了“双碳”目标的发展现状、实现路径和发展趋势;其次,重点阐述了降碳、零碳、负碳技术和绿色经济,并介绍了典型工程应用案例;最后,对碳中和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进行了论述。 本书内容丰富、设计新颖,采用主册与副册相结合的新型教材设计模式,力争实现因材施教,适合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 本书既可作为碳中和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高职学生的先导课程教材,又可作为非碳中和相关专业学生的通识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和干部培训的教科书,还可供有关专业人员和管理干部参考。
高大威;张卓然 田光宇 樊英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控制方法、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问题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等。本书内容包括: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在动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驱动电机的机电转换原理;电动汽车直流电机、直流无刷电机、交流感应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开关磁阻电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电动汽车电机数学模型与控制理论;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控制算法的软件实现;电动汽车电机系统试验方法等。
杨军、李志河
《通识方法论:成人方略与生存艺术》是面向大学生的为人处事方面的通识类课程教学用书,通过方法引导、多个方法关联,让学生形成系统整体的问题解决思维,从而学会正确地思考、分析和选择学习、生活和社会事件,培养认识世界、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和全面发展的能力。 《通识方法论:成人方略与生存艺术》共分十五章,其中包括网格管理法,“三段六问”创新法,QIM社交法,ORID结构思维法,黄金分割法,分合评估法,化归转换法,历史三维分析法,类比优选法,5W2H结构分析法,边际、微变量与最优效用分析法,黄金思维圈,多维降熵法,PDCA循环法和辩证均衡分析法。 《通识方法论:成人方略与生存艺术》主要用于大学生的通识课程教学,也适合教学研究专家、一线教师和教学方法论研究人士阅读参考。
国际智慧城市产业高峰论坛组委会
目前,建设智慧城市已上升为国家核心发展战略。新时代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结合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正从根本上变革城市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模式。本专著集依托2019国际智慧城市产业高峰论坛,汇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制造、绿色经济、新技术及新产业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总结智慧城市产业的先进思想理论和技术经验,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切实可行。
魏文婉, 著
本书研究中国能源进口政策和中国宏观经济影响,从“价”和“量”两方面对能源进口政策进行梳理,分别体现为能源进口关税政策和能源净进口量政策;在量化模拟分析的基础上,拟定了适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能源进口关税税率优化区间和能源净进口量优化区间。本书以经济学中比较优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能源进口政策和宏观经济发展现状,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提出了适当调控能源进口政策、能源进口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以及加强国际能源合作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郭哲滔、任宇翔
本书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上篇讲述了人工智能理论知识及战略规划方案,目的是帮助读者认识人工智能,找到入局人工智能领域的途径和方法;中篇罗列了可以为人工智能赋能的前沿技术,包括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5G;下篇总结了人工智能对农业、医疗、制造、教育、金融、文娱等行业的影响和作用,旨在让读者了解人工智能是如何在这些行业实现商业化落地的。本书从多个角度出发,描绘了一幅完整的人工智能发展蓝图,解答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一切疑问,不仅好读、易懂,而且有趣、有料。可以说,本书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必备工具,非常适合人工智能从业人员、技术专家、技术研究员、企业家、管理者、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邢庆科
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成熟,促成了数字经济的大繁荣。以计算能力为基础,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数字经济新时代正在到来。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对算力的需求达到空前高度,算力成为数字经济的新引擎。本书共有8章,对算力及算力经济进行系统阐述,涉及新基建、新能源体系、数据资源、算力技术体系、基于新能源电力的算力中心、算力产业等;并从多个产业应用的角度,剖解算力对数字经济的驱动逻辑,帮助企业与个人找准发力的方向。本书适合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数字经济领域的从业者,以及对数字经济感兴趣的行业人士阅读,也适合高等院校数字经济、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鲁萍丽、贾子文
本书围绕聚集创新资源的科技工业园区、孵化初创企业的企业孵化器、投资创新活动的风险投资基金、构建创新网络的新型研发组织、促进技术转移的技术转移组织、专利资产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促进技术交易的技术交易平台、提高企业生产力的生产力促进组织、参与全球技术贸易的技术贸易专业组织、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科技促进组织、发起国际科技合作的国际科技组织、促进开源创新生态的开源创新平台、推动创新试验的创新测试平台、助力技术孵化的中介机构、增进科学技术交流的面向公众的创新促进活动、凝聚创新活力的城市创新中心十六个分类收录了55家创新组织案例,分别介绍了各机构概况、运行机制和官方网站。
陈维荣, 等著
本书是一本关于新能源机车的专著。随着能源问题日益严峻,新能源机车也应运而生。目前,它已朝着研发多样化、产品集中化和大规模运营化的方向迈进,形成以燃料电池电动机车和储能式电动机车为主,其他多种新能源机车为辅,且城市轨道交通应用与工程作业机车共同发展的革新局面。本书从轨道交通行业及新能源发电基础知识和应用状况出发,由浅入深地讲解新能源机车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全面详细地讲解了新能源机车发展现状,燃料电池、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基础知识与原理,以及燃料电池、储能式、混合动力和太阳能电动机车的相关技术。本书可为相关研究人员、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为促进我国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环保、高效的新能源轨道交通提供助力。
上海市学校后期协会,上海现代高校智慧后勤研究院
本书根据复旦、上海交通、同济、华东师范、华东理工、上海、上海财经、上海电力、上海工程技术、上海中医药等上海21所高校30个节能环保项目的先进做法,围绕项目背景、建设方案、项目实施、运行维护和适用分析等方面进行总结,内容涵盖节能监管平台、空调节能、照明节能、综合节能、太阳能光伏/光热、热水系统、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等领域,可为学校和节能环保公司实施同类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陕西省环保产业协会
本书主要介绍了环保管家服务的对象、服务内容、发展模式以及梳理开展环保管家工作的相关技术重点。其思路即从一个项目从开始到建设、运营过程中作为环保管家服务应该考虑的工作。具体为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基本要求(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环境工程设计)、建设阶段(环境监理、环保设施)、验收阶段(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制度)、运营阶段(环保设施运营管理、环境监测、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危险废物处置、企业环境报告、清洁生产审核、污染治理与修复、公共卫生检测)以及其他服务(环保管理、环保档案管理、环保信用评价、环保培训、ISO体系建设)等,最后进行了环保管家服务模式的探讨和相关案例的分析。本书可供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参考,也可供环境类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王凯军、董仁杰、罗娟、郭建斌
沼气工程处理生物废弃物、生产清洁能源和农用有机肥、改善耕地质量和增加土壤碳汇,并最大程度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尤其是甲烷减排,对国家落实双碳战略和甲烷减排,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围绕农业、城市以及工业三个领域的生物废弃物的厌氧消化处理,对我国沼气行业建设成效、发展现状、问题经验等进行系统梳理,对沼气行业先进技术与典型模式进行凝练总结。综合考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以及人口变化规律对农业生产和废弃物管理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沼气工程的畜禽粪便管理、水稻生产稻秸离田以及废弃物处理理念,展望“十四五”、2030年和2060年三个时间节点中国沼气产气潜力、基于沼气能源的温室气体减排贡献以及甲烷减排贡献。最后,提出了推动中国沼气行业发展、提高双碳贡献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双碳战略和甲烷减排目标提供清晰的技术与政策依据。 本书力求围绕碳中和与甲烷减排战略需求,基于基础理论、典型案例及翔实数据,为教学科研提供参考,为从业人员提供指导,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卢潇潇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规划建设的六大经济走廊之一,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在原有通道的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商贸发展,依托重点城市和园区,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搭建起了走廊的基本框架,成效初现,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2020年4月10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一带一路”的建设必将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而“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面开启意味着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建设必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因此,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如何为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提供一个更针对性的推进方案,切实贯彻“因廊施策”的建设方针,进一步推进其建设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鉴于此,本书基于对“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是否初具成效”以及“如何使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更具成效”这两个问题的思考,遵循“提出问题—理论分析—现实考察—论证检验—对策路径”的思路,利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以及双重差分法(DID)、三重差分法(DDD)、指数测算等方法,围绕推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展开全面研究。
向寿生,焦兵
本书主要研究了创新驱动和环境约束视角下中国能源转型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主题包括:能源革命视角下华南地区、西北地区等多个区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水平时空分布、动态演进与影响因素研究;长江经济带能源产业绿色协同发展研究;陕西自贸试验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效应及路径研究;等等。本书的研究内容对能源转型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性探讨,为促进中国能源转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更多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