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斌、赵林、肖毅
北京协和医院作为国家疑难病诊疗中心,承担着疑难重症疾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重任。在实践中也提升了理论水平并获得了丰富珍贵的临床经验和。协和的结直肠专科团队联合院内多学科专家愿意梳理成文字,出版系列图书与同道分享结直肠疾病(特别是癌症)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诊疗标准。 这对于进一步提升专科的理论知识水平,并且将技术和理念传承给年轻医师,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资源。也秉承了协和的教、学、研薪火相传、相辅相成的医疗传统。丛书分为7个专题,从影像学、病理诊断到歆的辅助治疗手段、遗传性癌的系统总结,都有涉及。是结直肠外科专科医生系统深入学习专科知识的一套丛书。丛书从设计上进行专题设计,这样相关科室(影像科、放疗科、肿瘤科、消化内科、病理科,等)都会有针对性的读者对象。
弗朗索瓦丝·沙尔-索内克、安妮·墨菲
本书系统介绍了肿瘤领域的流行病学趋势与预防、在患者靶向药物与免疫治疗过程中,护士与患者需要面临的问题及挑战,细致介绍了各种类型癌症患者,如胰腺癌、前列腺癌、胃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罕见肿瘤等的支持性照护需求。利用大量实例,深入浅出介绍了在新形势肿瘤领域的背景下,基于多学科合作,护理人员应如何发挥专业人员的专业作用,是肿瘤护理领域的优秀书籍。本书系统介绍了肿瘤领域的流行病学趋势与预防、在患者靶向药物与免疫治疗过程中,护士与患者需要面临的问题及挑战,细致介绍了各种类型癌症患者,如胰腺癌、前列腺癌、胃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罕见肿瘤等的支持性照护需求。利用大量实例,深入浅出介绍了在新形势肿瘤领域的背景下,基于多学科合作,护理人员应如何发挥专业人员的专业作用,是肿瘤护理领域的优秀书籍。
王佃亮
本书精编了120多种临床中医常见疾病的诊疗方法和药物处方,分为中医内科疾病、中医外科疾病、中医妇科疾病、中医儿科疾病以及中医其他科疾病,同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每种疾病的病情概述、诊断与治疗(包括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一般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含方剂组成及加减、煎服法、注意事项、中成药处方)等内容。附录包括:中药分类(临床常用400味);常规中药煎制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特殊中药煎制法;伤寒论特殊煎服法;儿科用药注意事项;瘘管口的判断方法;常用的肛瘘手术疗法;混合痔手术治疗;艾灸;三伏贴;刮痧;拔火罐等。撰写作者或审稿人均是来自中医临床一线的专家教授和青年骨干学者,他们长期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工作,具有丰富的诊断、治疗和处方经验。临床中医医师们在编写时,查阅了大量最新中医文献,融合了他们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全书内容新颖、全面、专业、简洁,阅读方便,可操作性强,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是中医从业者、科研人员、患者和中医爱好者的实用参考临床中医工具书。
刘志军、杨丁贵、张海芳
我国新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化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实施,对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综合竞争实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既是我国科学就医体系、优质医疗服务的承担者,也是更加激烈和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的角逐者。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对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不断的改革探索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无论是单纯的制度革新、片面的绩效管理还是外在的文化宣贯,都不能满足医疗体制改革和医院发展的全部要求。只有将一种内在的、得到深刻认同的价值观作为引领全体成员精神塑造和行为引导的核心理念,并将之全面贯彻在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使之在医院的管理体系、诊疗体系、运营体系发挥内在的作用,才能对医院发展产生内在的、长远的推动力——这即是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本书共分为七大章节,分别是绪论;道儒哲学对中医精诚文化形成的影响;一齐与仁爱:儒道两家对于医道之仁内涵的影响;大医习业 至精至诚——精诚医疗文化管理;真实无妄 互为忠信--和谐医患关系建设;精勤不倦 守仁力行--职业行动力建设;精益赤诚 厚德济生——医院愿景与发展。每个章节侧重点不同,从道家儒家思想对精诚文化的影响,再到医院如何从医疗文化管理、医患关系和谐、职业行动力以及医院的愿景及发展规划上一脉相承,层层递进,阐释了精诚文化作为医院的灵魂,将其贯彻到医院的管理系统之中,给医院的发展灌注以生命之气,发展之力。
单国顺
中药炮制作为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药有别于天然药物的重要标志。麦麸是中药炮制常用的固体辅料,麸制法也是中药炮制领域最常用的技术方法之一。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麦麸制抑酷性而勿伤上膈”,即通过麸制可降低中药饮片的偏性,增强益气健脾的作用。本书就以麸制法为例,通过对有关麸制法的辅料、工艺、原理以及代表药物的最新研究成果,以现代循证的方法,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用科学证据解释传统中药炮制的方法、原则,对于介绍的方法与理论均以证据为支撑,不简单泛泛而谈,即做到“有据可依,有迹可循”,向读者全面展示中药炮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水平。全书共分为两部分,首先开篇对麸制的历史沿革、传统理论以及麸制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情况进行介绍,还对辅料麦麸的化学成分、药效作用以及质量标准的研究情况进行整体性介绍与总结。第二部分选择麸制法中具有代表性的麸炒白术、麸炒薏苡仁、麸炒白芍等12种药物,对比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临床应用、药效作用,对炮制工艺和原理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理清麸制法研究的基本思路,从而为中药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毕越英、贺敬平、刘彩玲
《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并发症护理》主要包括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流程四个部分,将常见护理操作编写在内,操作流程采用程序化方式,步骤清晰,可操 作性强。与其他操作规范不同的是,本书是中、西医护理相结合,更适用于中西医结合医院。
睢素利
在医疗法律和生命伦理持续前进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涉及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涉医案件无法单纯地从目前现有的法律规定中得到最好的解决方案。实践中,这一类案件很多也是司法审判中具有一定影响性的疑难案件,对审判而言也是巨大的挑战,需要在法律框架内智慧地处理案件涉及到的法理、伦理甚至情理,案件的处理结果也具有深远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一些案件引发的法律和伦理探讨也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改提供了理论依据。近几年来,也不断有新的有影响性和代表性的涉医案件出现,本书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分别从法律和伦理的双重视角对案件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评析和探讨。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
蓝皮书集中呈现自2015以来药品行业相关的重要政策,系统梳理“十三五”期间药品研发、生产、市场相关全链条数据,辅以专题研究,透析行业热点,全面展现中国药品行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蓝皮书分为发展环境篇、发展概况篇、化学药篇、生物药篇、中药篇、行业企业篇六个篇章:发展环境篇从行业深化改革、国民支付能力跃迁、用药需求改变、技术赋能下供给多元等角度分析预测中国药品行业的发展空间与未来走势;发展概况篇从供给、市场、国际化、资本等角度切入,把脉药品行业整体发展脉搏;化学药篇、生物药篇、中药篇则主要从研发、生产、市场几个方面洞见各领域趋势;行业企业篇从基本情况、企业创新、分工协作、渠道拓展等维度展现行业变局下企业的战略变化。
王辰、高润霖、邱贵兴
在ACCP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近五年欧美系列血栓防治指南的推荐意见,对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特别是中国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制订了本指南。本指南的制订遵循WTO及中华医学会关于制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方法及程序,旨在对已发生过血栓事件或具有血栓风险的患者提供最佳的诊治策略。指南专家委员会由临床专家、信息学专家、决策科学家和系统综述与指南方法学专家共同组成,使指南推荐意见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威胁公众健康甚至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无论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动脉系统血栓,还是由以大手术作为常见诱因的静脉系统血栓,其发生率、致死率、致残率不断曾加,是各临床学科医务人员和医院管理者共同面原的艰巨挑战。同时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可防可治的,需要临床各相关学科的紧密配合,目前我国各地区、各医院、各专科医生对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从观念到行为,都存在巨大差距,患者得不到及时与规范防治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尽快制订一部符合中国国情的、推动多学科协作的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进而指导临床医师对血栓性疾病进行规范化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着迫切的必要性和充分的可行性。由高润霖院士、邱贵兴院士、王辰院士共同发起,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血栓与血管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立项组织,历经三年半,近20场指南讨论会,十几位院士,30多位主委副主委专家团队,27个多学科、200多名各学科顶级专家共同参与的《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精华版已在《中华医学杂志》2018年9月25日发布。
王炎
回顾我国皮肤外科自20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的轨迹,皮肤外科包括了麻风康复外科、皮肤病手术外科、皮肤美容外科、皮肤光电外科技术等多个方向,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侧重。近10年以来,皮肤外科得到了迅速健康的发展,从业人员超过4000人,全国层面成立了多个皮肤外科学术组织,召开了具有代表性的“亚洲皮肤外科学术会议”、“全国皮肤外科大会”、中国皮肤科医师协会皮肤外科亚专业委员会等多个皮外科学术组织的学术年会。2019年中国医师协会发文成立全国专科医师培训工作小组,皮肤科专科医师培训明确包括了皮肤外科与皮肤病理两个亚专科。建立健全皮肤外科学科体系中重要的内容就是手术分级目录。经过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皮肤外科与美容分会全体委员于2021年10月28日第二届全国皮肤外科大会期间充分酝酿讨论通过了《皮肤科手术分级目录》,共分四级手术,涵盖了人体体被系统的手术操作,共420条。供临床专业人员、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学院校医科学生参考。
陈志潜
陈志潜对基层卫生保健的认识比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计划早40多年。他所创立的定县农村卫生保健网现在已作为一种模式,在全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普遍推广。陈志潜执著地追求,默默地奉献,在自己专业领域内,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一切爱国知识分子作出了榜样。他的成就受到 卫生界的高度重视。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请他撰写了《中国农村的医学——我的回忆录》一书。该书已用英文出版,由中华医学会 给第三世界 作参考。本书回顾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演变和确立、现代医学的传入、农村卫生工作的创始和发展、战争情况下的医学与卫生等历程,并浓墨重彩地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本书既阐明了发展中 卫生保健系统发展的共性,也总结了作者毕生所奋斗的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的经验教训。陈志潜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公共卫生之父。他的这本著作历时弥新,对于任何一位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从业者、管理者来说,这是案头 的经典之作;对于对中国现代医学、现代公共卫生、现代农村发展史有兴趣的普通读者来说,这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
李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不同胎龄新生儿体格发育国家调查的实施方案、新生儿生长标准制定方法的介绍;颁布不同胎龄新生儿8项指标(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出生头围及身长别体重、体质指数、重量指数、体重头围比、身长头围比)的百分位数及标准差数值及标准化生长曲线供各类专业人员查阅及使用,并配以一篇综述性文章解读该新生长标准的合理应用。最后附录新生儿生长评价的国家行业标准。为更好的方便相关专业人员了解及使用该标准,并落实国家卫生行业标准的普及推广工作,特汇集成册出版。
全民健康科普丛书编写组
脑卒中(stroke)俗称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种,是大脑细胞和组织坏死的一种疾病。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 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本书通过介绍不同类型中风的概念、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各种治疗方法以及预防等知识,使普通读者能够打破坚深的医学知识壁垒,全面了解有关中风的健康知 识,提升医学素养,增强治疗信心。
张世尧
本书是医学博士、心脏病专家安东尼·常撰写的一本关于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高度融合发展的专著,为读者提供了人工智能发展对医学领域影响这一主题颇具洞察力的评论。第一部分介绍了人工智能的相关术语,阐述了其基本概念,并探讨了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关系。该部分还描绘了人工智能的早期发展和它在医学中的历史。人工智能的起源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是理解当今技术水平的关键。在这一节中也包含了其他入门知识,比如对医学人工智能的常见误解,并附有简要的解释。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生物医学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的现状,并涵盖了医疗数据、数据库和生物医学数据科学的基本要素。人工智能当前最常用的方法论,即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是本节的主要部分。其他关键概念,如认知计算、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人科学,也包含于本节中。这一节还给出了一种建议策略,要通过知识评估来学习医学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答案可以在汇编中找到)。第三部分涵盖了人工智能在医学不同领域的应用,以及对临床医生认知方面的概论。遵循这个方向,分别讨论了人工智能在不同子领域、尤其是在医学人工智能的前沿子领域的应用。本节包括一些有用的指南(组织评估以及在医学中成功实施人工智能的困难和要素)。第四部分介绍了医学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的未来。从增强和虚拟现实、万物互联网等元素来讨论人工智能的未来。还简要介绍了虚拟助理和量子计算等其他关键概念。与医学相关的人工智能的未来将单独讨论。本节的末尾将总结医学人工智能的要点。
卢圣栋
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人工智能已被许多国家列为核心技术加以研发,抢占这一制高点。中国政府已公布首批包括自动驾驶、城市大脑、医疗影像、智能语言等4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凡此均为运用计算机的编程技术以(机器人)自动操控取代传统的人工职业岗位。而智能药物的设计和研制与此同理异工编程直至成药。但其作用集中在微观世界里。当新药进入机体细胞之后,将基于分子生物学的作用机制,自动遵循既定的制导程序步步精准靶向进击,直至疗效最大化、毒副作用最小化。这一点同上述4大工程殊途同归,归于智能操控;但作用机制十分不同。本人带领本团队经31年奋斗获得16项我国发明专利授权。现己确定首批3项加以进一步研制:即根治白血病、根治艾滋病、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与被认为无药可治的家族性心脏病等智能药物。只有年轻才俊的接手并坚持到完胜,才能真正治病救人、并使医药学异彩纷呈。
本书编写组
每年的5·12是国际护士节,1912年,国际护理学会为纪念南丁格尔为护理学所做出的贡献,将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本书为医护从业者的心声为主要内容,谨以本书纪念南丁格尔诞辰200周年、 协和护理高等教育创办百年、同时献给白衣执甲、抗击疫情的护理同仁!
更多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