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华侨革命简史

    陈欣

    本书系统地梳理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福建华侨参与革命的历史,生动地再现了福建华侨对中国革命做出的重大贡献,清晰刻画了福建华侨从拥护孙中山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转变,对于广大读者了解与认识福建华侨革命史很有价值,对传承弘扬华侨革命精神和爱国奉献精神也有较为突出的现实意义。主要内容分为四章:福建华侨与辛亥革命、福建华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福建华侨与抗日战争、福建华侨与解放战争。

    ¥36.4 电子书
  • 国共合作与抗战美术运动

    胡光华

    《中国抗日战争美术研究》(共6册)为“十三五”国家重点规划项目,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市场上空白,作为民国美术史的补充与抗战美术史,急需作为学术建构和参考材料。《国共合作与抗战美术运动》为本系列丛书六本之一,共分为五章,即:第一章国共合作对抗战美术运动的引领和推动;第二章全面抗战时期美术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第三章战地写生运动与全面抗战;第四章抗战大后方的美术运动;第五章“敦煌热”与西北西南的艺术考古运动。

    ¥100 电子书
  •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雕塑

    胡光华

    《中国抗日战争美术研究》为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申报、“十三五”国家重点规划项目。市场上空白,作为民国美术史的补充与抗战美术史,急需作为学术建构和参考材料。《抗战雕塑与民族英雄形象的塑造》为六本一套的系列丛书之一,共分为四章,即:第一章 “一·二八淞沪抗战”与中国抗战雕塑的兴起;第二章 大后方抗战雕塑与抗日民族英烈和民族精神的塑造;第三章 新四军阵亡将士纪念碑雕塑与抗日民族英烈的塑造;第四章 滑田友的《轰炸》与民族精神的塑造。

    ¥100 电子书
  •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美术教育

    胡光华 胡艺

    《中国抗日战争美术研究》(共6册)为“十三五”国家重点规划项目,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市场上空白,作为民国美术史的补充与抗战美术史,急需作为学术建构和参考材料。《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美术教育》为《中国抗日战争美术研究》六本一套的系列丛书之一,共分为四章,即:第一章 走出象牙之塔与浴火重生的美术院校;第二章 战火中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第三章以培养抗战干部为己任的延安鲁艺、华中鲁艺;第四章国立美术师范教育的复兴。

    ¥100 电子书
  •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外美术交流和艺术邦交

    胡光华,胡艺

    《中国抗日战争美术研究》(共6册)为“十三五”国家重点规划项目,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市场上空白,作为民国美术史的补充与抗战美术史,急需作为学术建构和参考材料。《中外美术交流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艺术邦交》为《中国抗日战争美术研究》六本一套的系列丛书之一,共分为四章,即:第一章抗战筹赈画展与中外的美术交流;第二章张善孖的抗日宣传画筹赈画展及其美术外交;第三章张书旂及其传播和平、文化和友谊的美术外交活动;第四章抗战时期同盟国的美术邦交。

    ¥100 电子书
  • 抗战宣传画与唤起全国民众抗战

    胡光华

    《中国抗日战争美术研究》(共6册)为“十三五”国家重点规划项目,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市场上空白,作为民国美术史的补充与抗战美术史,急需作为学术建构和参考材料。《抗战宣传画与唤起全国民众抗战》为本项目六本一套的系列丛书之一,共分为四章,即:第一章 “九一八事变”与抗战宣传画的兴起;第二章 “七七事变”与十字街头抗战宣传画的兴起;第三章 时事画报与抗战宣传画的突起;第四章 抗战宣传画种种类型。

    ¥100 电子书
  • 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绘画与抗战历史的呈现

    胡光华

    《中国抗日战争美术研究》(共6册)为“十三五”国家重点规划项目,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市场上空白,无同类书,作为民国美术史的补充与抗战美术史,急需作为学术建构和参考材料。《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绘画与抗战历史的呈现》为《中国抗日战争美术研究》六本一套的系列丛书之一,本书共分为三章,即:第一章 “美术救国”与抗战美术的兴起;第二章写实主义美术与抗日战争的历史表现;第三章抗日战争以来现实主义绘画创作。

    ¥100 电子书
  • 思政课:抗战史观这样讲

    王斐 主编

    本书以“精日”现象为切入点,分析导致该现象产生的错误历史观的特点和成因。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是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基础,历史记忆是形塑历史观的关键性因素,本书从抗战题材电视剧、电影、小说和历史普及读物等方面探究抗日战争历史记忆形成的机制,考察抗战历史记忆与抗战史观之间的互动关系。书中还搜集、整理了十四位抗战老兵的口述史,以期留存宝贵的历史记忆,同时收录了多名参与口述史工作同学的心路历程。希望本书能为读者呈现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31.05 电子书
  • 抗战时期南京城市与建筑

    梅菁菁

    本书以南京城市与建筑为研究对象,以史料查证和现场调查为方法,从多个角度考察抗战时期南京城市脉络、建筑现象和现存状态,并对其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及技术背景进行探究,提出抗战时期南京城市与建筑的概念。一方面从抗战历史的角度挖掘南京城市与建筑的重要资源,一方面从建筑学的角度,对抗战时期南京的城市变迁与历史建筑遗存等进行了详细论述。本书着重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至抗战胜利的八年间,南京作为正面战场的组成部分与沦陷后的华中政治中心城市,所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与城市变迁及各类建筑的变化发展,作出详细的论述与归纳总结。另外,本书首次对抗战时期南京城市与建筑作出定义,并分析其内涵与价值,总结其所包含内容;就南京抗战时期城市与建筑进行了论述。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关于抗战时期南京城市与建筑的专著,不仅填补南京近代建筑史空白,也填补了国内外关于南京抗战城市与建筑这一领域的空白。

    ¥64.5 电子书
  • 百年家国:唐家故事

    (加)何倩 著

    本书作者出身于一个有着传奇经历的家族——广西桂林灌阳县唐家,从中法战争、甲午战争至抗日战争,唐家都出过卷入历史风暴中心的人物,如唐景崧、唐镜沅等,从晚清的进士翰林巡抚知州到民国的学者教授国军将士,百年风云尽在其家史中展现。本书在中国近代正史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家族档案、口述材料、家传实物等,讲述唐家一百多年来与近代中国息息相关的家族故事,以中法战争—甲午风云—抗战烽火—教育报国为主线,从个人与家族跌宕起伏的命运折射近代中国的壮阔历史,为正史的脉络提供丰富的历史细节,以家史弘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之精神。

    ¥39.6 电子书
  • 中国抗日根据地社会保障研究

    谭忠艳

    本书研究的核心是中国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工作,通过梳理其发展的背景、概况、内容,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特点,概括抗日根据地社会保障对于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总结经验、启示,以期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保障的发展提供借鉴。中国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植根于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体现了明显的主体性、广泛性、层次性、针对性以及战时性特征。抗日根据地社会保障工作良好、有序地运行,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动员社会各阶级、阶层参加战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必要的社会基础、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社会保障理论为突破口,将现代社会学理论与抗日根据地发展的史实相结合,微观和宏观结合。既考察每块根据地的社会保障的发展变化,又把抗日根据地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从宏观考察社会保障的发展演变,得出基本的历史结论。同时对抗日根据地的史料从社会保障的角度进行整理,以期为以后的研究做好积累。

    ¥54.4 电子书
  • 许建业烈士的故事

    李章川

    本书通过采访、收集、整理等形式,讲述了《红岩》许云峰原型之一许建业烈士革命的故事。许建业自幼丧父,母亲含辛茹苦供养他上学,建业从小立志孝敬母亲。抗日战争爆发,邻水中学的进步师生唤醒了书桌前的许建业,他立下孝尽天下父母之志,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建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道路,先后在天府煤矿、重庆海员发展工人运动。1943年,与党失去了联系,许建业凌然辞去银行工作,四处寻找党组织。回到党组织怀抱后,为了抗战最后的胜利,为了建立新中国,许建业积极从事工人运动,成为重庆工人运动领导人。由于叛徒出卖,许建业被敌人被捕入狱,在狱中他经受住了敌人的酷刑和诱惑,成为狱中共产党人坚持信仰、忠贞不屈的旗子。1948年,许建业壮烈牺牲,他气贯如虹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19.6 电子书
  • 媒介的表达和影响

    黄旦,周奇主编

    媒介通过文本进行表达,文本是文化的承载物,文化的传播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文本的解读。文本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不同的介质、传媒和载体,文本的媒介属性是在具体的时空和社会形态中存在的,研究文本的与社会的关系是研究和理解文化传播的前提,近代中国社会及其变迁则可从中窥视一二。本论文集分析了清末、民国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变迁对传媒发展的影响,收入了《“制作”党报:<苏报>与报纸革命》《<清议报>时期梁启超对西方自由和权利学说的发挥》《在“完全政论家”和“报馆记者”之间》《京报、新闻纸与清政府信息控制能力的式微》《抗战前满铁与日本在华新闻舆论势力的建构》《书写与密码:晚清皇朝“灵晕”的离散》《论抗战时期国家认同及其建构的具象表达》等文章。

    ¥39.6 电子书
  • 闽东抗日战争档案史料·第八辑

    宁德市档案馆, 福鼎市档案馆,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

    闽东抗日战争档案史料选取抗日战争时期闽东地区”经济游击队”、”军事游击队”、”国民自卫队”等馆藏档案,编辑”闽东抗日战争档案史料”。对名册、章程、组织结构、活动记述、报告、会议记录等不同类型档案类整理进行分类整理,并影印出版。本书为第八辑,主要是关于“伤兵之友社”问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福鼎县伤兵之友社组建,第二部分为福鼎县伤兵之友分社社务,第三部分为福鼎县伤兵之友分社业务。全书按照时间归类排列。

    ¥126 电子书
  • 抗战时期营养保障体系的创建与中国营养学的建制化研究

    王公

    本书选定的战时营养保障问题对于以持久性为主要特征的抗战极为重要。面对抗战相持阶段因缺少营养保障造成的前方士兵非战斗减员及后方国民大量死亡等急迫问题,一大批相关领域的科学家汇聚到科学抗战的旗帜下。他们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展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工作,逐步建立起了中国的抗战营养保障体系。在推动抗这一体系的持续运行过程中,他们也将各自的工作逐渐相互关联、交织在一起,促成了中国营养学科学共同体的形成。

    ¥61.75 电子书
  • 从北平到延安:1938年美联社记者镜头下的中国

    宋玉武 著

    精选1938年美联社特约记者霍尔多·汉森所拍摄的反映中国抗战的历史照片194幅,涉及北平、冀中抗日根据地、晋南、延安等地;并配以汉森的旅行日记、新闻稿件、已发表文章。 照片展示了华北抗战游击区的诸多景象和蓬勃朝气,呈现出清晰的历史细节,展现大时代中一些小人物的命运,为史家研究中国抗日战争提供了第一手鲜活的视觉文献。 汉森类似白描的写作手法,也向读者诉说了彼时中国的一个令人瞩目的变化,一支与众不同的抗战队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部队。 汉森的照片和文字,为中国抗战历史打上了一个注脚,同时,这个注脚带着一个旁观者的好奇与真诚,以及一份诗人的情怀。

    ¥48.6 电子书

更多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