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强、姜孟楠
本书内容已经外聘专家和清华大学党委审读审核通过(清委文[2024]47号)后同意安排出版。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424号令)的规定,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本资源目录收录的是目前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保藏的危害程度分类为三类的病原微生物。资源目录内容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三大类,细菌目录内容包含了细菌的保藏编号,中文名称,外文名称,分类学地位,生物危害程度分类,分离时间,分离地址,分离基物,致病名称等;病毒目录包含了病毒的中文名称,英文或拉丁文名称,生物危害程度分类,保藏编号,分类学地位,自然宿主以及联系方式等内容;真菌目录内容包含了真菌的中文名称,英文或拉丁文名称,生物危害程度分类,保藏编号,来源历史,分离基物,分离时间,分离地点,致病对象等内容。
王福财,刘接卿,李招发
"1.本书包括四篇内容,第一部分为生物医学实验室安全及常用技术;第二部分为生物医学基础性实验;第三部分为生物医学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第四部分为生物医学虚拟仿真实验。为方便学生学习和学校教学,本教材正文可以根据重点、难点录制微课视频,通过扫描二维码的形式观看。 2.本教材着重突出“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针对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主要进行了“以提高科研技能为重点,以创新为目的”的实践技能教学改革,并提升了自主设计性实验比例,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在教师指导下设计课题,独立完成实验过程、实验报告并总结实验结果等。本教材有课程思政融入、有科研实验转化、有虚拟仿真实验,内容丰富且有特色,为学生掌握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打下很好的基础,为本实验教材的创新和特色。 3.本书的读者对象是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的教材及专科生的参考教材,也可以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教师与医师提供参考。"
林凌,李刚主编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涉及的学科和领域远非其他的方向可比:首先是横跨生物医学和工程两大学科,而在工程方面,又包括电子信息、信息传感与传感器、信号处理、成像与图像处理。既需要掌握高深的理论,又需要强大的工程能力,还需要宽广、丰富的知识面。但这些要求与有限的教材篇幅产生巨大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作者进行仔细地平衡:既保证必要的基础知识面,又在某些典型的传感器及其技术上形成系统、深入的介绍;既注重理论的精炼介绍,也保证工程教育——学以致用目标的实现。同时,作者也将30多年积淀下来的学术思想和部分学术成果有机地融入其中。
邹永新、钟宁、刘尚明
本教材从教学实际出发,制定含有课程思政为具体教学目标的教学大纲,以具体教学手段、教学技巧、课程思政引入点和教学反思为着力点,为教师开展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指导教师将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医学生塑造正确的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 。涵盖生物及人文医学的优势学科,每门学科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同时精选精选3个教学案例,每一个案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及其适用范围、传授技巧以教学实录的方式加以展现。 特色:课程思政教学大纲,指导教师蒋价值引领有机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 读者对象:主要供高校医学教师及同学同学参考使用。同学也以本教材为基础,充分理解医学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刘剑君、魏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现代生物科学技术被应用于病原微生物鉴定工作中,病原微生物鉴定已从传统的形态学、血清学等病原体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基因组水平等,极大地提高了鉴定的准确性。在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重要传染病病原鉴定关键技术研究和参比库”课题组,围绕“全面提升我国传染病的诊、防、治水平,完善国家传染病科技支撑体系”的专项目标,以传染病病原鉴定防控关键支撑技术方面需求为导向,针对我国普遍存在且多发的传染性疾病病原,近年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病原为重点,经过三年时间的研究,新建或优化传染病病原标准化鉴定技术301项,其中新建120项,优化154项,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传染病病原鉴定和保藏技术体系,填补66种传染病病原鉴定技术空白,特别是分子水平鉴定技术,提升了传染病病原鉴定发现能力,并更加清晰、准确的描述了传染病病原特征,对于提高传染病诊断水平,完善传染病防控方案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李刚,林凌主编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是中国仪器仪表类体量最大和门类最多的仪器仪表类的教学与科研机构,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成立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诞生于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的前身——精密仪器工程系,因此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一直简称为“医仪”,鲜明地表达了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色,本书的作者都是“医仪”的老师,承担本书的编著恰如其分。在选材上,本书主要有两部分内容:(1)偏向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的基础性的知识和成果。这部分材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另外一部分采用案例式编写,给出某个方向的基础知识、发展脉络和前瞻性的趋势预测,力争给读者完整、成系统的知识和印象。
马俊利
本书分别对金银花、忍冬叶进行了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从金银花的75 %乙醇提取物中,得到单体化合物41个,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确定化合物结构,其中包括黄酮类化合物13个。从忍冬叶的75 %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41个,分属于黄酮类化合物17个、有机酸类化合物11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5个、三萜皂苷类3个、其他类化合物3个,其中新化合物1个。本书分别对金银花、忍冬叶的抗炎活性、保肝机制进行了研究;总结了金银花、忍冬叶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本书可供从事中医药资源开发利用的科研、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师生参考借鉴。
谢永生、何群力
本教材为高等院校基础医学整合实验教材,是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医学免疫学实验》和《人体寄生虫学实验》原实验课程的基础上,依据21世纪国家对医学实验教育模式提出的新认识和新要求,打破学科界限,重新整合而成的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 本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实验技术,着重介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医学免疫学实验和人体寄生虫实验中的常规实验技术手段,旨在夯实学生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的基础知识与基础实验技能;第二部分为综合性实验,通过对临床标本如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标本的检查,训练学生将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技术与操作应用于临床实践之中;第三部分为创新性实验,以基于临床案例的创新性实验设计,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小组协作和结果汇报等方面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本教材图文并茂,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适合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等医学相关专业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
张晓玲,杨桥
有害藻华(HABs)是全球性典型生态灾害与重大环境热点问题,麻痹性贝毒(PSP)在现有藻毒素中毒性*强、分布*广且危害*严重。麻痹性贝类毒素科学理论研成果日新月异,同时其在水产品质量安全、赤潮毒素环境污染监测、新药研发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本书选取基于*新的科学研究进展,对麻痹性贝类毒素生物学及其实际应用展开深度叙述。全书共7章,分别介绍了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毒性与毒理机制、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来源与危害、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生物合成与化学合成、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分析技术、麻痹性贝类毒素污染监测与水产品质量安全、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药用价值与新药开发。
朱锦涛, 陶娟, 主编
《生物医用高分子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双语版)》教材的编写凝结了临床医生、高分子材料科学工作者多年来科研合作基础,本书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共分为11个章节,结合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发展,系统介绍皮肤相关疾病、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其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
钟楠楠,李珍珠
本书以全国规划教材《生物化学检验》为蓝本,以教学大纲和医学检验技术士(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设置绪论,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脂代谢及高脂血症的检查,血浆蛋白质检查,诊断酶学,体液平衡紊乱及其检查,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治疗药物监测,心肌损伤的标志物,肝胆疾病的检查,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的检查,胰腺疾病的检查,内分泌疾病的检查,临床化学常用分析技术,临床化学自动分析仪等十五章内容,以本章考纲、内容概要、归纳总结、相关习题、考题示例为基本模块,涵盖了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核心内容。相关习题与考题示例以选择题为主,系统而周密,每题均配有参考答案及解析并单独成册,帮助学生明确教材基本内容,掌握答题基本要领,以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和记忆效果,另配有课程标准供师生参考。本书主要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各赛项的备赛资料,也可供检验医师资格考试和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参考使用。
李梅, 郑群, 主编
本书是全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创新“十三五”规划教材。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综合性实验,通过临床标本如呼吸道、消化道、血液等标本检查,训练学生学会将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性实验技术与操作应用于实践;第二部分为病原生物感染动物模型的制备,介绍艰难杆菌、华支睾吸虫等感染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临床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第三部分为基于临床案例的创新性综合实验设计,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结果分析等方面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第四部分简单介绍一些临床及科研上应用广泛的新型实验技术及仪器。
丁明跃, 主编
本书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并进入生物医学工程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教科书。主要内容分成六章:第一章从生物医学工程学定义、主要内容与范畴等方面作概述性介绍。第二章重点介绍生物医学工程学在形成和发展历程中为生物医学和社会进步作出的贡献,同时简述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各个分支,突出了生物医学工程学在医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第三章从学科角度讨论了生物医学工程学这一大跨度交叉的学科类型与其在高校发展的概况。第四、五章从应用生物医学工程学领域的角度对医院应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成果而派生的临床医学工程学和军事、航天航空与航海等特种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内容进行了介绍。第六章对部分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的内容进行了概括性讨论。本书不仅是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信息专业学生的引导性教材,可作为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信息专业研究生、教师、科研人员的参考,也可作为医学基础与临床专业和其他理工学科师生和科研人员向生物医学工程扩展的入门参考书。
王远亮、蔡开勇、罗彦凤、张吉喜、胡燕、刘鹏、杨维虎
生物材料就其应用领域可以分为医用生物材料、农用生物材料和环境用生物材料等,本书涉及的是医用生物材料。本书的重点放在医用生物材料的设计上,试从认识自然演生的过程与规律展开,逐步上升至理性认识,再讨论生物材料设计需要考虑的基本内容以及设计的基本原理。 本书适于已经学习过医用生物材料基础知识,并有志于研究和开发医用生物材料的研究人员作讨论性质的参考书籍。
柯培锋, 赵朝贤, 主编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先进仪器和技术的采用,医学检验得到飞速的发展。各种新的检验技术不断涌现,对临床疾病的诊疗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预后判断提供大量新的实验室监测指标。据统计,临床实验室提供的医学检验信息占患者全部诊疗信息的60%以上,医学检验已成为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临床医学中的“侦察兵”。为了更好地适应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发展和需求,体现最新的教学理念和特色,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的基础上,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组织了全国40多所医药院校的200多位老师编写了本套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刘晨曦, 张新平, 著
内容范围: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抗微生物耐药的全球治理模式,主要介绍主要国际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欧盟等)的抗微生物耐药的治理模式和合作机制;(2)抗微生物耐药的国家治理模式,主要介绍包括:美国、瑞士、南非、印度等国家的抗微生物耐药治理模式及国家内部合作机制;(3)中国启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构建国家内部抗微生物耐药治理模式及合作机制,并提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期望和潜在突出贡献。中国作为抗菌药物消费量较多和抗微生物耐药率增长较快的国家,解决抗微生物耐药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和普通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更多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