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奥杜邦
该书是奥杜邦继那本鸟类博物学之后的又一力作,直至去世时仍未完成。奥杜邦直到去世前一直对北美的野生哺乳动物进行观察研究,并且亲手将这些兽类付诸绘画。而且晚期的奥杜邦发展了他的绘画技巧,我们在这本书中看到了奥杜邦多种多样的绘画方法,综合了油画、水彩、铅笔画等多种技法,使我们今天看到不仅仅是一百五十年前北美大陆上奔腾灵动的走兽,而且也让我们能够领略奥杜邦令人赞叹的绘画艺术。
 该书主要使用奥杜邦的图片,而文字则进行大量删减,只保留最基本的信息,以节省篇幅,取得合适的价格。
(印度)迦梨陀娑
《云使》是古印度著名的叙事诗歌,是印度的文学经典和瑰宝。作者是古印度的大诗人和戏剧家迦梨陀娑。
 该书以前有金克木和徐梵澄的译本,徐的译本很古奥,不适合现在人阅读,金克木的译本很优美,但转译意译较多。此译本力图平衡直译和转译,准确和流畅,古雅和清新。
 在翻译过程中,选用校勘精良的底本,参考梵文注释,同时也利用藏,英等译本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从翻译风格来说,因为作者一直从事文献整理,所以力求贴近原文,对于其中的藻饰词,复合词尽量采取直译加注的方式来处理,以期更多的保留原文的风貌同时向现代读者传达更多的信息。 
 
 全诗共有111节,每节一页。插图若干。
 
廖伟棠
本书是一本文艺随笔,是一个70后作家用多种方式记录的在路上的青春,散文浓酽、想象纵横开合;诗歌诡美、曲折,具强烈音乐性;摄影神秘、风格奇异。作者足迹踏遍大陆港台三地以及欧美重要的文化城市,对青年文化深有体会,折射于诗文中,流露出意气风发又特立独行的气质,文字和图像也呼应这种不羁,风格自由流动,内容都关乎现实与内心中的旅程。
廖伟棠
本书主要是对香港亚文化现象的描摹,是一个70后作家贴近描写波希文艺范儿的众生相,以文学、音乐与诗歌去贯通。廖伟棠在亲身感悟过其中的生活后,以一贯锐利沉郁的眼晴,拍下了香港此时彼刻的文化景象。读毕此书你会发现,其实是文学,是音乐,是剧场,是抗争,以及当中的情愫等等,刻画出一个城市深刻的轮廓。
寇研
本系列是作者在各家报刊杂志连载的专栏文章的集合。
 主要内容是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趣味品读中外文化史上的一些人物和故事。作者主张为文亦正亦邪。崇尚思想,亦关注生活细节,尤擅长从"另类"角度入手,以小见大,挖掘生活细节的哲学、文化及历史内涵。
何言
香港的流行音乐是香港文化中独特的一道风景,也是70后80后甚至90后成长过程中某种意义上的必修课。本书是一位资深港乐迷所写,细腻的笔端触及港乐的方方面面,如词人林夕和黄伟文,曲作者林辉阳,著名音乐人达明一派、王菲、杨千嬅、谭咏麟等,讲述了港乐的灵魂所在,以及音乐背后的各种故事。
(韩)金惠媛
在"韩流"席卷之下,我们对韩国、韩国人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
 作者是韩国学者,在香港长期生活,对韩中两国的文化和生活细节非常熟悉,历任香港城市大学语文学部和香港大学韩语学主任教授,为香港韩语学和韩国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书的目的不在介绍韩国传统文化,而在讨论韩国当代文化、社会的具体主题,如整容手术、学阀中心社会、路上啦啦队、饮食文化、金钱观等。作者以女性学者和诗人的敏锐,从中发现并论述中韩文化的异同。全书正文由22篇随笔类文字组成,按主题分为五个小篇章:生活方式、仪式;语言;思考方式;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多变的文化属性。附录"解读中国电影"7篇文章,对中国当代电影文化给出了独特的阐释。 
(美)奚密
你知道埃及艳后乘船亲迎安东尼将军,巨帆是茉莉油里浸过的吗?
 你知道汉武帝梦见李夫人送他蘅芜,衣枕沁香,历月不歇吗?
 你知道拿破仑驰骋战场之际仍不忘全身遍洒茉莉香水吗?
 你知道曹操最爱九层塔,曹丕最爱迷迭香吗?
 这些叱诧风云的历史名人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香"的俘虏!
 芳香文化在人类历史里无孔不入,它涵括了宗教、医学、建筑、园艺、文学、艺术等层面。它既诉诸感官,也触动心灵,既具有多元的实用价值,也体现恒久的审美尺度。芳香文化是人类和自然最古老、亲密与神秘的联系。
 该书拈取多种植物的香味,分析它们的医学与艺术特征,叙述它们与历史的美妙关联。是非常优美有趣的一本休闲读物。
(英)格拉夫特·E.史密斯(G.Elliot Smith)
该书是一本文化人类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而且也颇具可读性。
 该书从欧洲人对大象的认知作为一个例子,开始探讨欧洲人如何通过大象建构对异域文化如非洲的想象。作者接着又扩展到欧洲人对其他民族之间的这种认知历史中,如通过马卡拉形象探讨了对印度大陆的认识历程,通过装饰花纹对西亚文化的认识,以及还有对美洲原住民和中国的认识历史等等。
(美)克莱德·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hn
该书清晰地阐述了人类学和古典学之间的关系。是作者于1960年在布朗大学为“查尔斯·K·考弗讲座”(Charles K. Colver Lectures)所做的主题演讲,显示了其在人类学学科史以及古典学方面具有渊博的知识。在演讲中,他对哲学、文学、语言学以及人类学著作所涉及的内容,都能信手拈来。
 他的主题演讲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他回顾了人类学与古典学的历史关系,然后探讨了对人的研究和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最后试图对希腊文化的特征作出界定。主要涉及人类学学科史上“摇椅人类学家”这一代人的研究,
 第二部分则主要谈及希腊人类学的问题。从哲学著作中分析希腊人的思想观念。
 第三部分围绕涉及希腊神话人物的戏剧、诗歌等材料来分析希腊文化所具有的“一元”与“多元”等九对二元对立的关系。
(英)詹姆斯·乔治·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
探讨了各民族用火的历史渊源,尤其是对火的来源、功能、分享、使用、禁忌等各方面的神话、传说等,探讨了背后隐藏的人类的世界观念。
(法)马歇尔·莫斯(Marcel Mauss)
该作者最著名的作品《礼物》2002年上海人民在国内出版过,引起了广泛影响。
 该书研究的是古代文化中的祈祷现象。祈祷是所有民族上古阶段最普遍最重要的宗教行为之一。该书探讨了,祈祷的形式,祈祷的功能,祈祷的文化含义等等,是一本简明而有趣的文化人类学著作。
王芳芳
2005年起,王芳芳在豆瓣网以“这么”为名,发表了大量散文随笔,成为豆瓣最爱欢迎的实力派作者之一。《万物皆有伤心处》是她八年来散文的精选集,其中的文章,曾在豆瓣上广受推荐与好评。
 书大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动如参与商”,写个人的忆旧,木槿树下的外婆,关于烟和初恋的往事,童年的鹅毛大雪,夜行火车外灯火的清寂,人世相逢与离散的茫茫。第二部分“有味是清欢”,关于吃的种种,文字跳脱而实在,因为作者是个吃货,愿意为吃点东西跑路,这些文字就更见性情。第三部分“多情是故人”,是读书有间的八卦与杂谈。从胡兰成的三板斧,到东坡先生的隐疾,热闹而泼辣,兼有趣与有味。
江弱水
《赖床》一书收入随笔三十余篇。抽烟、洗澡、睡懒觉、吃西瓜,都有小感触,能发大议论。有人惜物,家中从不用电器;有人惜福,给自己造一座园林。至于江南之微软,北宋之市井,仓央嘉措的情禅两难,鲁迅人生的漏洞百出,于高枕无忧之时,一一纷来笔下。作者曾戏为"八半"之什以自述:"半醒半醉岁月,半浊半清行藏。半熟半生学问,半新半旧文章。"读此书,可证此言之不虚。
刘华杰
很少有人真的不喜欢花草,但程度不同。 “天涯芳草”这一书名想表达的意思是:“咫尺天涯”以及“天涯何处无芳草”。 古人称八寸为“咫”,天涯可远可近。时空对于个体的感受来说是相对的,某种意义上天涯未必很远,不必到海角就能感受天涯。随着现代交通的愈加便利,原则上,到地球上任何一点,都不是特别困难、费时,关键是想不想去,去了做什么。有心思的可能没钱,有钱的可能没心思或者没时间。 人生因为有惊奇感而颇有存在的必要,儿童对一切最好奇。如果没有好奇心,就不必追求奇异性、科学、艺术,等等。 远方的奇花异草,容易吸引目光,只要有机会,便能治疗“审美疲劳”。于是,人们不断地走向远方,寻找新的天涯。通常的自然探险,大都有这方面的因素,但这是一种“边际效用递减”的过程。考虑到个体人生有限,在别处、在更远处找到新奇总是可能的。下一代人出世因为没有长辈的记忆,一切还得从头来,这真是幸事。我也不能脱俗,一有机会也会到外面走走;每到一处,必留心当地的草木。这样,大明山的广西大头茶、四姑娘山的红花绿绒蒿、汶川的岷江百合(即帝王百合)、泸沽湖的云南翠雀花、西藏林芝的假百合、柬埔寨的炮弹花、斯里兰卡的华贵璎珞木,就进入了视野。
寇研
本书讲述了唐代女诗人薛涛的一生。 薛涛年少丧父,为生活所迫,应召入幕府,被编入乐籍。此后她用了几十年,通过自己的才华和人格魅力才重新摆脱这种低等的身份,成为一个受男性尊重的女性文人,这在有唐一代是不多见的。书中描写了薛涛和几位唐代男性,如韦皋、武元衡、李德裕、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密切交往,其中既有权倾朝野的节度使、宰相,也有大诗人。 她抒写年少的快乐,歌伎时期的荣辱,热恋与失恋,经历沧桑后的淡定。作者竭力还原薛涛所处的历史境遇,把她的诗放到她所处的世界里,感受她的诗歌的美和给予我们的强烈感动。以一个文艺女性的内心去体贴千年前的薛涛和她经历的人,并用鲜明流丽的笔致呈现出来,让我们和薛涛的世界相遇
更多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