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扬华
本书是红学家曾扬华先生的赏析《红楼梦》的专著,书中作者用轻快、清晰、清新的笔触深入浅出地分析出《红楼梦》的深邃之处。本书由70多篇小文章组成,篇篇短小精悍,其内容多涉及广大红学爱好者所关注的种种问题。如《薛宝钗“总远着宝玉”吗》《刘姥姥的三部曲》《〈红楼梦〉里最奸巧伪善的人》等等。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幻灭、逝去的哀伤。作者以慎密细致的分析、平实朴素的语言阐述了这部“说不完的《红楼梦》”,本书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可以成为广大读者的阅读《红楼梦》的导读,有较大的出版价值。
吴承学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意外的收获,常常带来不期而遇的惊喜。就像这本小书,在这个秋天重新和读者见面一样。 不期而遇发端于春天。彼时的康乐园,木棉花谢了,凤凰花正开,我的手头也正忙着纷至沓来的稿约,故而当素未谋面的北京领读文化的编辑打来电话,提及《旨永神遥明小品》的重新出版时,我婉言谢绝了。已经是网络时代,网上有太多让人目不睱接的东西,再去翻开那些久远的文字,会有回响吗? 地处广州的康乐园,一年四季花事不断,尤以春天为胜。偏巧今年的凤凰花开得参差零落,远不及往年来得繁茂。倒是我读书时的中文系旧址旁边,有一株兀自独立的凤凰木,树冠如盖,花红似火,在一碧如洗的蓝天下格外摄人心魄,惹得过往路人纷纷停下脚步,注目良久,让人有一种不期而遇的欢喜。也就是在这凤凰花开时节,不期然而然地,我同意了《旨永神遥明小品》的重新出版。 把这本小书交给北京领读文化出版,是基于对这家年轻的文化公司的逐渐了解。他们一直在用心做事,包括请来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选编出别具一格的“漫说文化”丛书,这套丛书不仅选作家独具只眼,编文章独出心裁,出版方还特意邀请了专业的播音团队录制有声书,读者只须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就能闭目享受那些即便久远却隽永依旧的文字……网络时代的阅读,何不尝试一下呢? 暑假我去了美国探亲。这个夏天世界发生了许多事情,就连天气也比往年显得酷热。在美国,虽然远隔重洋,虽然昼夜颠倒,网络却弥合了时空的距离,网络也让书稿的校勘变得快捷便利。这本小书当初因条件所限,在注释和版本上曾留下一些疏漏和遗憾,这次一一得到弥补。也因为身处大洋彼岸,我更加感受到了时间沉淀的力量和网络传播的力量。 触发我这些感慨的,是在美国期间,出乎意料地看到,自己很久以前写下的文字,在网络上,被熟悉和不熟悉的微信公众号、被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不断转发。其中转发最多的一篇《我们缺的不是学术规范,而是学术良知》,是我2006年在中大中文系研究生新生欢迎会上的发言,十多年过去了,区区几千字拙文,在网络上的反响比当时还要大许多。我心里明白,不是这些文字如何了得,而是当时说的实话非但没有过时,甚至更契合现状。这种反响,让人五味杂陈。 做了一辈子学问,写了一辈子文章,从来不敢轻慢笔下的文字。倘如这些文字能经得起时间考验,许多年以后还有存在的价值,夫复何求? 吴承学 2019年秋于康园澹斋
梁守中, 著
提到武侠小说,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出的一定是金庸、梁羽生、古龙。然而,武侠小说始于何时?发展脉络如何?历史上都有过哪些有影响力的作品?……作者梁守中先生在这本书中用一篇篇短小精悍的小文章探讨了武侠小说的起源以及发展,并且介绍了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对武侠小说的创作特点、文学魅力进行了分析,比较了金、梁、古作品的异同以及他们对传统武侠小说的发展和继承,不仅肯定了武侠小说中传播的正能量,而且也肯定了其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起到的积极作用。本书有较大的出版价值。
刘烈茂, 著
《水浒传》是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之一,蕴涵着丰盛的中国社会文化传统。自问世起,不*其解读和研究,本书就是*为经典的赏析作品之一。作者刘烈茂先生曾任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对中国古典小说有相当深厚的研究。全书言简意赅、逻辑清晰明了,内容涉及对《水浒传》的文学魅力、梁山众多人物的分析评点等,或在众说纷纭中拔云见日,或摒弃成见做翻案文章,皆平心而论,新见叠出,读来令人抚掌叫绝。是研究《水浒传》的绝佳参考资料,更是广大普通读者阅读《水浒传》、增进见闻的妙品。
张国风, 著
《儒林外史》自诞生之日即被视为一部可以穿越时空的经典。它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以敏锐的观察和细腻的反讽手法展示了士林的众生百态,还在于它触及到了儒家精英社会的一些核心问题及其困境。在《儒林外史的人间》一书中,作者分别从创作道路和构思,八股陋儒,假儒、迂儒和真儒,假名士和真名士,讽刺艺术,明代士人生活面貌等方面对《儒林外史》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品评分析,探讨了该书深远的文化意蕴。此书不仅对青少年的读书求知有启迪作用,对成.人来说,亦有增广见闻之功。
张国风
《聊斋志异》是 部堪称“前*古人,后无来者”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以他超凡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构筑起 个亦真亦幻、亦人亦鬼的幽冥世界。本书收录了著名古典文学学者张国风教授的四十多篇关于《聊斋》的精彩评说,通过品味聊斋人物和故事,揭秘文本掩藏下的真实世界,体会蒲松龄的天才构思。全书结构简单明了,文字深入浅出,妙论纷纭,思想内容既不深奥,亦不复杂;在语言上也是力求通俗易懂。是极为少见的、外行人也能轻松读懂的品鉴《聊斋》的佳作。
张国风, 著
本书采用漫话的形式对中国古代公案小说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内容涉及宋元公案小说的成熟及其特质、明代公案小说的繁盛及其特质、清代公案小说的演变及其特征、晚清公案小说的转型与消亡等方面,并借鉴社会学、法律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对这一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及题材做简要精彩的评点。堪称一部极简的公案小说史。全书文字深入浅出,纵横开阖,却绝无学术作品的艰涩难懂,极具普及阅读价值。作者张国风著作丰富,对中国古典小说有着深厚的研究和突出的贡献。本书有较大的出版价值。
更多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