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记忆理论读本

作者: (中)冯亚琳(德)阿斯特莉特·埃尔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12-01

  • 优惠券
  • ¥3
    ¥10
    ¥30
    ¥70
  • 领券
电子书 ¥33.6 定价:42.0 纸书价格¥32.60,点此比价
  • 收藏

  • 加书架

  • 引用

简介

20世纪90年代起,文化学和历史人类学框架下的“文化记忆”(das kulturelle Gedchtnis)研究在德国蓬勃展开。文化学对"记忆"的研究不是从神经学或者脑生理学的角度出发的,而是将记忆看成是一个和文化、历史等范畴紧密相连的概念,它以关于集体起源的神话以及与现在有绝对距离的历史事件为记忆对象,目的是要论证集体的现状的合理性,从而达到巩固集体的主体同一性的目的;它的传承遵循着特定而严格的形式,有自己的符号系统或者演示方式,如文字、图片和仪式等;由于其对集体的主体同一性起着极其重要作用,所以存储和传播都会受到严格控制,对这一控制权的掌握一方面意味着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权力。 本书分三部分:第一编基础理论涉及"文化记忆"的学术演进和关联概念;第二编展示由记忆理论生发出的视角和问题,包括"记忆作为文化学的核心概念"、"什么是文化文本?""回忆的真实性?"、"论回忆的隐喻"等;第三编讨论文学文本是如何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的。 本书在选材时充分考虑到文化记忆理论的生发过程,考虑到所选文章的代表性,内容既有基础理论和概念,也有研究成果的体现,力图在展现发展脉络的同时又反映国外尤其是德国文化记忆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编辑推荐

如何将一个集体无意识层面的集体记忆上升为一种具有重构性质的“文化记忆”,事关这个集体的文化身份的建构和文化心理的塑造,有学者撰文指出,二战期间日本人在南京制造的"大屠杀"之所以没有成为与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同等重量级的全球性事件,是因为后者经历了一次文化记忆的"再造过程",而中国人"没有一个宏观的文化关怀,只是将南京大屠杀当作自己民族的低层面的集体记忆。虽然“文化记忆”在国内目前是一个热点,但由于这一研究范式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如果没有相应的对基础理论的了解和建立在这一了解之上的讨论和批判,仅凭二手文字甚至“望文生义”来从事与此相关的研究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而且,目前国内“记忆”研究领域对概念的使用的混乱也不利于进一步提升研究的质量,更不利于国内学界与国外的学术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的推出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它有助于改变目前国内学界面临的这一尴尬局面,即:一方面是研究者们对记忆问题的高度兴奋,另一方面则是国外基础理论译介的严重滞后。因为,除了2002年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莫尔斯·哈布瓦赫的《论集体记忆》之外,目前尚无别的相关理论译著正式问世。

更多出版物信息
  • 版权: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 2011-12-01
  • 作者:(中)冯亚琳(德)阿斯特莉特·埃尔
  • 更新: 2023-03-22
  • 书号:9787301198155
  • 中图:G0
  • 学科:
    教育学
    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