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928-1937)

作者: 吴福辉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5-01

  • 优惠券
  • ¥3
    ¥10
    ¥30
    ¥70
  • 领券
电子书 ¥78.4 定价:98.0
  • 收藏

  • 加书架

  • 引用

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是以比较独特的方式呈现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著作。该书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历年在不同媒体上刊登的文学艺术类广告为核心线索,通过编年的形式将各种广告呈现出来,并以这些广告为切入点,分析广告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及文学信息,从而构成一部以广告为核心的文学史叙述。该书按照历史时段,共分为四册,分别由袁进、钱理群、吴福辉、陈子善主编,联合学界诸多优秀学者共同完成。

编辑推荐

本卷所涉为1930年代的中国文学现象,以往的文学史教科书习惯地称它是"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这一断代的文学史,经了我们的重新发现、钩沉材料,换取眼光并加以梳理后,表现出一副崭新的面目。透过貌似"破碎"的叙述,突出了一个丰满生动的文学时代。这个文学时代的主题词是:分解,转折。上一时期"五四"时代主要是形成"新文学"。这有别于整个古典意义的新文学的对面,自然是旧文学。后人如我辈一说起"新文学",往往会被它对旧文学摧枯拉朽的巨力所撼;但当时大部分人只是站在风眼之外,或许觉得新事物不过如一阵清风吹入莽林而已。可到了1930年代,五四"新文学"的威力和活力就显示出来了,那即是带头转折、分解。过去的"新文学",部分转为左翼文学("左联"为代表),部分转为自由派文学("新月"可代表);"新月"分前后期,后期也分解了,部分融入"京派文学";"语丝"分解,转为"京派"并成它的主体。这时的左翼对面,是国民政府掌控的文学。而旧文学呢,分解为其时的市民通俗文学;新文学的一支异类则"长入"市民文学后,形成新的"海派"。这即是"分解"、"转折"的基本线索。到了这时期,文学形成更多的板块。每个板块都不小,互相冲突,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谓"新文学"独大的情势全然改变了,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全景全身、基本轮廓,在这时便浮现出来。

更多出版物信息
  • 版权: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 2013-05-01
  • 作者:吴福辉
  • 更新: 2023-03-22
  • 书号:9787301218075
  • 中图:I209.6
  • 学科: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