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镜文化研究

作者: 王纲怀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4-01

电子书 ¥42.9 定价:66.0 纸书价格¥49.50,点此比价
  • 收藏

  • 加书架

  • 引用

简介

铜镜在青铜时代属礼器,春秋战国时代为贵族所佩戴和享用。古代的铜镜,功能有限,如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主要用途是照鉴察形。汉代的铜镜已经相当精巧,用途也更广泛。尤其是汉代铜镜背后的铭文,相当丰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的文化,成为了解汉代文化的一个窗口。 铜镜的铭文本是作镜者表达对佩用铜镜者的祝福、庆祷、期盼,有的也反映了作镜者与佩用者的特殊关系,从中可见作镜者的内心愿望,使得铜镜的使用价值增多了意义。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制作铜镜的商业化,从前作镜者的特殊愿望就可能变为适用众多买者的套话式的吉语。但无论是作镜或买镜,送人或自用,铭文上的吉语无疑都反映了当时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念。就是说,铭文表达的这些价值不仅仅是使用铜镜的社会阶层的价值,因为有很多价值是不同阶层的人所共享的。故应该说这些铭文更多反映的是社会的“一般价值”,所谓一般价值,是指这些铭文中表达的价值观主体,不一定是文化中最崇高的部分,也不是最低俗的部分,而是社会一般流行的、各阶层都接受的观念。这对了解一个时代的社会流行观念,具有相当的价值。 汉代铜镜的铭文,包含多种文化元素,表达为多样的形式。比如有的铭文就有东王公、西王母的神话观念,反映了这些神话在汉代生活中的影响。又如汉代铜镜铭文多七言形式,对研究七言诗的出现有价值,故受到有些学者的重视。相比较而言,我更重视的是铭文所表现的价值观对了解汉代社会价值观的意义。 汉镜铭文体现的价值观大体可分为几方面: 向往世俗幸福在汉镜铭文中十分突出,其中可分为三类:一是长寿,如“延寿万年”“延年益寿”“服者老寿”,这不仅反映了人们追求长寿的愿望,也应与汉代流行神仙观念有关。二是贵富,如“君宜高官,位至三公”“常富贵,乐未央”“大乐贵富毋极”,这些应当主要反映了当时官僚阶层对贵、富的企盼。三是长乐,铭文中多见将长寿、贵富加以结合,而同时祝祷长乐,如“与天相寿、与地相长,富贵无极,长乐未央”,“长富贵,乐未央”。

编辑推荐

铜镜,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秦代以前,一般只有贵族才能享用,到西汉末期铜镜就慢慢地走向民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它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 王刚怀先生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在工程设计、环境保护等方面殊多建树。近年来,他对铜镜情有独钟,自2003年起发表了一系列论作,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注意和好评。本书是他捐献给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第二批铜镜的相关内容介绍,列入121面铜镜,其历史年代由夏商至明清,内容涵盖11个文化专题:出土比对(9面)、图腾崇拜(13面)、家国情怀(5面)、人际相思(9面)、儒家思想(7面)、道家理念(7面)、标准尺度(7面)、等分数字(19面)、地理区划(13面)、汉字演变(29面)、佛字呈现(3面)。全书图文并茂,从各方面对这些铜镜进行解读,内涵丰富,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也有很强的可读性。

更多出版物信息
  • 版权: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 2016-04-01
  • 作者:王纲怀
  • 更新: 2023-10-13
  • 书号:9787302424116
  • 中图:K875.22
  • 学科:
    历史学
    考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