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是一名德国学者,自2000年起,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作者在中国多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哈尔滨、长春、吉林、大连、青岛、郑州、西安、宁波、深圳等多个城市,同时作者也参与了部分城市建设实践和决策。本书即是作者运用城市符号学、城市社会学等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并系统梳理该历程的结果。 在跨越文化的对比视角中,作者深入细致地剖析了中国当下城市空间的种种现象,追踪其内涵和本质,包括界限模糊的城市公共空间、封闭的居住小区、色彩和灯光装扮的街道景观、欧式主题的新城建设、城中村、宽阔大道—垂直街区构成的紧凑城市等丰富的内容。 作者努力探寻的是当代中国城市空间生产中的“中国特性”。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中国其实根本不是在西方化,她的骨子里既有对于先进的、现代的(假想西方的)那种朦胧憧憬,也混杂着尚未转变的、依然是乡村集体色彩的思想观念与社会结构。这构成了一位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城市。
本书是破译当代中国城市的社会—文化密码的一本不可多得的著作,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同时有西方的背景和中国的经历,对比性的叙述手法和深入洞察有助于国人跳出自身的认识局限,更加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的城市问题。作者既有丰富的学识、广阔的视角,也有对中国城市的深入观察和严谨思考。在作者对我们习以为常的种种空间现象的描述中,我们也许会感到熟悉或沮丧,却不得不承认作者的说法也许更接近事实。 1、 多种译本,在西方引起广泛反响。本书最初为德语版本,2008年出版后不仅被建筑学、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等领域广泛关注,而且在公众中引起广泛反响。本书几乎被所有德语国家重要报刊争相报道,作为了解当今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著作。2013年德语版再版,2010 年出版英译本。 2、 文字生动、翻译精到。全书文字既有概括梳理,又有细节分析,生动耐读,并配有100余幅图片,图文并茂。本书的主要译者是同济大学博导童明,译文流畅生动,并贴心地增加了多处译注,对于读者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3、 全彩印刷,阅读舒适。本书开本为170 mm×230mm,大小适宜,厚实却不笨重,采用全彩印刷,舒朗悦目。
- 版权: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 2018-07-01
- 更新: 2023-12-17
- 书号:9787302491354
- 中图:C912.81
- 学科:法学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