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转型背景下的中国民间公共组织发展——公共物品的第三种供给主体研究

作者: 杨海涛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1-01

  • 优惠券
  • ¥3
    ¥10
    ¥30
    ¥70
  • 领券
电子书 ¥54.4 定价:68.0 纸书价格¥52.20,点此比价
  • 收藏

  • 加书架

  • 引用

简介

在中国社会公共物品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背景下,本书重点分析“公共物品的第三种供给主体”,即“民间公共组织”。根据产生原因的差异,本书将中国民间公共组织分为三种类型:①生产协作组织,典型案例是农村专业合作组织;②利益诉求共同体,典型案例是代表劳动者集体利益的工会和代表资本控制者利益的商会;③社会价值观念共同体,典型案例是民间志愿组织。 通过分析这些中国民间公共组织的典型案例,本书试图构建关于转型期中国民间公共组织的分析框架,主要内容包括:①在多维关系的社会网络结构中,分析民间公共组织与政府机构、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②在“政府-市场-社会”三维空间视野的公共领域混合格局中,描述中国民间公共组织发展的未来图景;③从“组织变迁与社会制度演进”的视角,将研究命题意义由经济价值拓展到社会价值。 通过分析这些中国民间公共组织的典型案例,本书试图构建关于转型期中国民间公共组织的分析框架,主要内容包括:①在多维关系的社会网络结构中,分析民间公共组织与政府机构、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②在“政府-市场-社会”三维空间视野的公共领域混合格局中,描述中国民间公共组织发展的未来图景;③从“组织变迁与社会制度演进”的视角,将研究命题意义由经济价值拓展到社会价值。

编辑推荐

在中国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背景中,“公共物品的供求矛盾”问题日益突出,深刻影响着社会公众的福利水平;同时,由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阶段性特征,社会阶层分化趋势日益明显,各种社会群体之间利益冲突日益尖锐,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频发,严重影响着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 本书试图将“公共物品”和“和谐社会”两大命题结合起来,把“社会风险”纳入“公共物品”的分析范围,从“组织”角度探求改善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合理发展民间公共组织,探求缓解社会矛盾和降低社会风险的有效途径,进而推动转型期中国社会朝着“和谐”目标发展。 ——杨海涛

更多出版物信息
  • 版权: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 2016-11-01
  • 作者:杨海涛
  • 更新: 2023-03-22
  • 书号:9787301276785
  • 中图:C232
  • 学科:
    法学
    社会学

作者信息

杨海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