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

作者: 王小盾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1-01

  • 优惠券
  • ¥3
    ¥10
    ¥30
    ¥70
  • 领券
电子书 ¥62.4 定价:78.0
  • 收藏

  • 加书架

  • 引用

简介

中国智慧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古典哲学形成以前的“前经典”阶段,二是用六经施教以后的“经典”阶段。在前一阶段,人们的公共知识主要是在仪式场合形成的,是通过口语和图像来传播的,因而使用了特殊的符号方式。后人不深察,往往凭狭隘的经验作简单化的理解。为了找到真相,本书从上古神话、上古艺术、上古仪式与科学等三个方面,各选择一个切片加以剖析。一方面阐述了鸱龟曳衔神话、饕餮艺术、殷周之际的天文现象等事物的真实内涵,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上古智慧的符号特质、上古中国人的符号思想和上古图像的语言学特点。作为补充和提升,本书还讨论了五个较具理论意义的问题:(一)《老子》“始”“母”“名”“道”等概念的原型;(二)孔子所代表的前经典世界向经典世界的过渡;(三)“巫”和“史”的关系;(四)经典的形成;(五)对“天人之际”“轴心突破”等学说的理解。

编辑推荐

中国智慧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经典阶段,也是古典哲学形成以后的阶段;二是经典以前的阶段,也就是被过去人称为“史前”的阶段、“神话”的阶段或“原始思维”的阶段。对于后一个阶段,人们历来有误解。其中最重要的误解有两种:一是忽视早期智慧的特殊性,而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曲解它;二是忽视早期智慧同经典时代的联系,而把它简单地归为“原始思维”,而诬为“原始的愚蠢”“呓语”。 本书认为神话、艺术、科学代表了上古中国人智慧的主要内容,并用具体例证说明以下几个问题:1.我们和神话时代的人是什么关系;2.我们和无文字的人群是什么关系;3.我们是否真的具有文化上的优越。 作者学养深厚,文献功底扎实,思路开阔,本书虽为跨学科研究,实为多年来作者在分项研究成果上的一个推进,具有创新性,话题有趣且不失严谨。书稿原为课堂讲稿整理而成,因而深入浅出,适合作为学术普及读物。

更多出版物信息
  • 版权: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 2016-11-01
  • 作者:王小盾
  • 更新: 2023-03-22
  • 书号:9787301276587
  • 中图:K203-49
  • 学科:
    历史学
    中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