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体:表演、艺术与象征人类学

作者: (美)A.大卫·纳皮尔 著 ;张嘉馨,牛忠光 译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3-01

电子书 ¥30.6 定价:68.0
  • 收藏

  • 加书架

  • 引用

简介

为何圣彼得大广场的设计犹如一个倒置的子宫?印度将生产后的母牛的胎盘胞衣捆绑在有乳白汁液的树上的行为有着怎样的秘密?巴厘岛人的面具下藏着的是什么面孔?本书借用近百幅艺术作品图像,着重对非西方当代艺术的艺术形式进行剖析和探讨,回答了以上问题,并揭示出:无论艺术的样式和形式如何,文化都是在不断吸收、同化外来元素的同时创造着个性。 《异体》是一部艺术人类学经典著作,内容涉及古希腊神话、巴厘岛仪式、印度密宗艺术品、当代行为艺术、疾病与社会想象等。书中从不同民族,不同时段的艺术创作出发,综合人类学、艺术学、考古学等理论,探讨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功能和民族记忆。本书的出版为国内人类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料,也满足了艺术爱好者和社会科学读者对文化、古典艺术、象征人类学的好奇。

编辑推荐

《异体:表演、艺术与象征人类学》是一本从想象与象征的关系角度出发,剖析图像,焦聚文化,解读社会情感和社会心理的艺术人类学著作。 在当代西方艺术的视角里,原始艺术往往被看作是神秘的,正如一些粗麻布匹被当作艺术品陈列在艺术展厅里那样令人费解,人们不禁发出难道艺术就等同于讳莫如深的感叹。《异体:表演、艺术与象征人类学》试图消解这些疑惑,揭示出原始的艺术(异体)与西方当代艺术(我者)的关联。多贡人在编织布衫时,把对山川与田野的理解编织进服饰中,从而创造出具有艺术美的棋格状布衫。多贡妇女的这一创作无意中印证了“大自然不是外来的,人类是大自然的真实组成部分”的观点,这与杰克逊· 波洛克创作《秋天的韵律》的思路别无二致,与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需要向人类的子宫借鉴一样——艺术往往诞生于与外来事物的关联中。本书即以这样一种研究方式,从不同民族、不同时段的艺术创作出发,探讨了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功能和民族记忆。 本书中文版的引进为国内人类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佐料。同时,本书也能满足艺术爱好者和社会科学读者对文化、艺术、人类学的猎奇与嗜求。这会是一场在古希腊、古罗马、霍尔特《太阳隧道》里肆意遨游的探索之旅,阅读者们终将在异体之中寻获自我与认同。

更多出版物信息
  • 版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 2022-03-01
  • 作者:(美)A.大卫·纳皮尔 著 ;张嘉馨,牛忠光 译
  • 更新: 2023-07-11
  • 书号:9787559847638
  • 中图:J0-05
  • 学科:
    艺术学
    艺术学

作者信息

(美)A.大卫·纳皮尔 著 ;张嘉馨,牛忠光 译

A.大卫·纳皮尔,担任伦敦大学医学人类学教授,佛蒙特州明德学院艺术人类学教授,人文生态学生会董事。代表作有《当今世界人类学的生死观》《复归:对现代主义之后所面临挑战的认知》《古代世界中的面具与形而上学:人类学的视角》等。 牛忠光,江汉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美国社会文化研究、国际移民研究、文化翻译研究。 张嘉馨,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清华大学公共政策博士后,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所访问学者(2018-2019)。现为中国社科院边疆所助理研究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海峡两岸岩画比较研究与文化认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