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明著
《广西瑶族支系民间舞蹈艺术特征差异性及文化研究》一书重点通过对广西六个瑶族自治县目前尚遗存于民间的各种祭祀、民俗中的舞蹈进行田野调查与研究,分析瑶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征、动作动律、舞蹈形态及现状,以及瑶族民间舞蹈的共性和个性,功能和变异以及成因等,探究广西瑶族民间舞蹈作为一种人类精神财富的资源从“原生态”中生发出的“衍生态”和“新生态”,进而将其运用于教学,从而更好地保护、传承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
李伟中 张中 等 编著
书稿结合“敢为先、善创业、重务实、尚包容”的玉林精神,以玉州区名人名胜、美食美景、建筑文博、现代产业为载体,使用钢笔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对玉州的优秀文化进行再创作,并配以优美的文字具体阐述玉州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着力打造一张玉州文化和精神的名片。书稿框架如下:福地玉州概述;古韵玉州主要讲述岭南都会的演进以及明清岭南建筑、民国西洋风情等历史名迹;书香玉州主要解读科举教育、学宫和书院文化、现代教育等;风流玉州主要论述廉石文化、名门望族、各界名流等;商贸玉州则对玉商文化、商贸古道、玉博会、玉柴、玉药、中药港等本土文化进行解析。在美丽玉州部分,描绘了古八大景、新十大景、古村、古镇、古树、五彩田园。该书稿同时也记录、展望了玉州人民的幸福生活、新城、新村、新型社区、现代风釆、海陆空交通、美好前景。
李伟中 张中 等编著
书稿主要对陆川的优秀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提炼和再创作,以简约的文字、优美的钢笔画阐述陆川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书稿从多个角度如民俗、名胜、历史、教育、人文、经济等方面深入挖掘陆川的优秀文化,全景式展示陆川的历史与现实面貌,并且配以相关的钢笔画,使书稿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张智 编著
本书收集、列举了广西地区代表性的民俗、传统舞龙舞狮项目共二十六项,以龙狮项目的文化特质为主线从该项目的概述、相关文化、传承与发展三大方面展开叙述。项目的介绍包括与之相关的区域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风俗习惯、项目介绍、起源等事项与文化特质相呼应,文化活动、相关习俗、文化内涵、价值等也是以文化特征、特质为落脚点提炼出来的,然后针对相应的问题、现状和环境提出与文化特质相适应的传承与发展的对策。
刘玉 著
长篇纪实文学《征服老山界》主要讲述中央红军突破湘江后,从情报中获知蒋介石在湖南境内精心布控的数十万大军正撒开一张大网。中央红军决定调整军事路线,剑指老山界。面对长征以来翻越的第一座高山的困境,既要对付前后之敌,又要对付天堑之险,作者抓住这一特殊时段,进行了全景式的纪实大扫描。点面结合,既有大场景的激烈战斗,也有影显美好人性的细微描写,如战友之情、残酷与温情、生与死、理想与信念等。全书像一部影片,向我们生动展现了1934年的那场宏大历史画面,使我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深刻的理解。
光盘 著
《失散》是“湘江红遍三部曲”的长篇小说,讲述的是湘江战役之后,因受伤、被打散而与大部队失联的红军被国民党军和民团追捕,受尽欺辱,并在逆境中抗争以及获当地老百姓保护的故事。《失散》分三个小故事:四过湘江、铁梨木棍、月亮井,共同再现了长征时期湘江战役及其后桂北大地上失散红军如谢全富、谌天来等,在国民党反动派和民团的追捕中,在与大部队失联的状态下,或秉持革命信念奔赴延安,或传播革命信念与当地人民融为一体。反映了当地人民从听信国民党反面宣传到待红军如亲人的思想转变,塑造了民间中草药医生蒋述德仁心仁术、民女邓月亮终身不嫁为红军守魂等形象。
桂林博物馆 编
《桂林博物馆文集》(第八辑)由桂林博物馆主编,是“桂林博物馆文集”系列图书的其中一部,主要对广西区内博物馆馆藏的文物进行鉴赏研究,以博物馆学研究、文物研究与保护、考古学研究、历史研究、民族学研究、文化遗产论坛等几个部分为主,作者为广西区内外田野调查或博物馆学研究从业者,该文集汇集了近年来对博物馆举办的论坛、画展、陈列,以及博物馆自身的发展等进行思考,对如何更好地保护文物的途径进行研究,对现存遗址保护和考察的方式进行探索。
桂林博物馆 编
《桂林博物馆文集》(第7辑)由桂林博物馆主编,是“桂林博物馆文集”系列图书的其中一部,主要对广西省内博物馆馆藏的文物进行鉴赏研究,以博物馆学研究、文物研究与保护、考古学研究、历史研究、民族学研究、文化遗产论坛等几个部分为主,作者为广西区内外田野调查或博物馆学研究从业者,该文集汇集了近年来对博物馆举办的论坛、画展、陈列,以及博物馆自身的发展等进行思考,对如何更好地保护文物的途径进行研究,对现存遗址保护和考察的方式进行探索。
路艳 著
本书作者以“第一书记”的身份,以文字为镜头,用平实、质朴的语言,真实地记录其在上蒙村任职期间的个人所见所闻以及所思所悟。其中有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事例,有扶贫开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随机应变和灵活调整,更有事后的自省和反思,是一部有质感、有温度、有暖意、有向上精神的自传性作品。本书通过广西革命老区县贫困村凌云县上蒙村第一书记的真实文本,用典型地区实实在在的人、真实有据的事例记录在精准扶贫这一国家宏大战略下,以及脱贫攻坚这一最关键时段里上蒙村发生的变化,诠释国家对扶贫的决心和信心,以及对贫困人口的关爱和帮扶。通过脱贫攻坚进程中广西边远山村的蜕变折射出中国千千万万农村、中国千千万万农民,以及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为中国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鲜活的亲历者纪实、丰满立体的践行者形象和来自基层的有价值的思考。
(英)罗宾摩根 (英)阿里尔 列夫 著 孙雪 译
本书是英国知名记者罗宾·摩根、阿里尔·列夫合著的口述历史纪录,首度回顾全球青年将流行文化带入新纪元的关键年份——1963年。这一年,肯尼迪总统承诺在美国颁布民权法案。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的台阶上发表宣言:“我有一个梦想”。漫威漫画公司创作了《X战警》。《自由不羁的鲍勃·迪伦》在英国取得巨大成功,鲍勃·迪伦在国内名声大噪,现身纽波特民谣音乐节,还在华盛顿游行上和琼·贝兹一起唱歌。滚石乐队发行他们首支单曲。新词“披头士热”产生。这是青年人有史以来第一次具有塑造社会、商业和文化力量的一年,被《时尚》杂志主编黛安娜·弗里兰成为“青年震动之年”,影响遍及音乐、艺术、时尚、政治、电影、文学、新闻等行业,彻底颠覆当代社会。
(德)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著 徐迟 译
本书是塞巴尔德的小说处女作,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以司汤达的视角,讲述了他的从军经历、与梅毒的斗争以及无果的爱情;第二章讲述了“我”在意大利多地的旅行,或者说被不安驱动的一次次逃离;第三章讲述了卡夫卡于一九一三年在意大利的一次公务出差和浴疗之旅;最后一章,“我”重返德国故乡,挖掘自己的童年记忆。四个部分都围绕着一个孤独的叙述者,他们都踏上了古怪而令人不安的旅程,而“我”在旅行中撞见了各种分身、尾随者、历史鬼魂,不断与神秘的猎人格拉胡斯相遇,还隐约与不同时空的司汤达和卡夫卡共享了相似的惊恐和困顿……充满了重复、巧合、异变、断裂的文字让叙述的时间发生扭曲,互相交叉,读者因此被甩入了大脑无法处理的、不可知的四维空间——记忆,这也许就是眩晕感的来源。
更多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