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亚洲电影: 二十一世纪的跨国生产与传播

作者: 郝延斌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5-01

  • 优惠券
  • ¥3
    ¥10
    ¥30
    ¥70
  • 领券
电子书 ¥23.0 定价:46.0
  • 收藏

  • 加书架

  • 引用

简介

本书稿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亚洲电影的跨国生产与传播研究”的结项成果。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导论梳理国内外学界关于“亚洲电影”的诸种理解,在此基础上阐释文稿中所称的“亚洲电影”,特指二十世纪晚期以来兴起,在制作程序和文本叙述中包含着区域元素的亚洲电影。进而从电影工业格局的变化与更宽泛的历史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亚洲电影区域主义话语兴起的背景,以及学界和业界对于区域合作和区域传播的反应。正文分为“语境”、“方法”、“文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语境”分析亚洲电影的市场状况,论述区域合作何以成为亚洲电影从好莱坞电影主导全球票房的格局中收复本土市场份额的途径,区域合作的市场意义和文化意义,以及内在于这些意义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第二部分“方法”讨论亚洲电影区域合作的主要形式,选择近二十年来的典型项目,分析和归纳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内容资本三个层面上的跨国制作,并对各类合作的市场影响和文化意义进行评估。第三部分“文本”以案例分析和影片细读相结合的方式来论述亚洲身份在亚洲电影中的表征,分别以历史想象,性别修辞和离散叙述为主题,讨论这些跨国合作的电影是如何既为跨国资本的联合提供了空间,同时也成为彼此竞争的场所。结语部分回应了学术界关于“亚洲性”的说法,解释这一概念本质上是市场的话语和学术的话语虚构的结果,结合过去二十多年间出现的若干重要影片,论述了亚洲电影如何在建构其亚洲性的同时也将其解构。

更多出版物信息
  • 版权: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 2023-05-01
  • 作者:郝延斌
  • 更新: 2024-08-13
  • 书号:9787576607581
  • 中图:J993
  • 学科:
    艺术学
    艺术学

作者信息

郝延斌

郝延斌,男,1978年生,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2011年浙江大学传播学博士后出站。主要从事电影理论与媒介文化研究,曾在《文艺研究》《电影艺术》《当代电影》《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媒介批评》等刊发表论文多篇,曾入选《文化研究年度报告》“年度论文”。出版译著《好莱坞的叙事方法》一部。负责撰写《亚洲电影蓝皮书》(2015年至今)的日本部分。参与编撰《影视艺术概论》《亚洲电影研究教程》等多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