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书架
-
引用
《学校场域中的道德生活研究》从场域的视角审视学校道德生活,将道德置于广阔的学校生活中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场域中的道德生活研究》以“德育是否能触碰到学生个体的内在生命”为逻辑起点;从社会组织的结构特征和学校场域真实道德生活的视角,构建了一个以教育性、关系性、情境性和历史生成性为结构要素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选取幼儿园、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的学校场域,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特点,深入研究学校场域的道德生活,并在比较中确定学校场域道德生活的目标定位和相关对策。《学校场域中的道德生活研究》致力于创建良好的学校场域,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在学校场域中,教师不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作为学校场域中的引领者、促进者和建设者,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作为场域中的平等成员,扮演着解释、构建和实践者的角色。德育内容不是外在的文本材料或形式化的活动,而是作为一种资源存在,实现着人的道德生活。如果缺失了这种场域,人们(学生)将失去实现教育目的的机会,同时也失去实现和享受这种道德生活的可能性。因为没有这个场域,构成德育生活的各个要素也就不复存在。 《学校场域中的道德生活研究》可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中小学一线班主任、德育教师及相关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学校场域中的道德生活研究》把道德置于广阔的生活中,以学校道德生活事实为主要依据,仅选择学校道德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实方面进行研究。《学校场域中的道德生活研究》依据学校社会组织理论,构建了学校场域道德生活的基本分析框架,分别从关系、组织、行为、课程四个方面理解“此在”与“彼在”,关注作为存在者的学生“此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困境与探寻“彼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出路。研究选取幼儿园场域、小学学校场域、中学学校场域道德生活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特点深入研究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并在一定比较中确定学校场域道德生活目标定位和相关对策,以此创建良好的学校场域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 版权: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 2025-02-01
- 更新: 2025-07-22
- 书号:9787302680871
- 中图:G631
- 学科:教育学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