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书架
-
引用
简介
五个世纪以来,《中华大帝国史》一直在国际学术界有着重要的文化影响。这部文献由西班牙政治家、学者和汉学家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JuanGonzálezdeMendoza)用西班牙编著而成,并于1585年首次在意大利的首都罗马出版刊印。这是一部以他者视域对大明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和习俗进行的史志书写。多年来汉语学者也关注到了这部文献的重要学术价值,但我们的视域普遍聚焦在了作者形塑的理想化中国形象上,而忽视了意识形态化的中国形象,并且也对作者意图和文本意图存在着多重误读。事实上,门多萨是在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的两极张力之间为彼时的欧洲读者重塑晚明的。在文献部分,本书通过对《中华大帝国史》的西班牙语原著善典进行文本细读,以及对作者著书使用的参考文献和晚明史料进行考辨,最终对他塑造的新型中国形象进行了重新定义,并对其背后隐藏的文化结构进行了解构性批评。在理论部分,本书注重从中西方交互性语境下的具体历史经验出发,重构了门多萨塑造的新型中国形象和文化模式上升为彼时彼地欧洲文化记忆的合法化过程。
更多出版物信息
- 版权: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 2025-05-01
- 更新: 2025-08-11
- 书号:9787301357828
- 中图:K22
- 学科:历史学中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