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书架
-
引用
简介
本书着重讨论了新时代背景下法学方法论研究的一些新课题。它们要么是围绕学界近年来争议热点的介入式探讨,要么是针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主张和新要求的方法论反思。这些新课题在传统的方法论著作中要么没有被顾及,要么获得的关注度不够,而新的时代背景却构成了这些话题的“诱因”,使得它们相比以前以更高的聚焦度被凸显出来。本书第一章在分析层面上为“统一的”法律人思维及其独特性辩护,在“统合论”的基础上说明,逻辑上的确存在“像法律人那样思考”这回事。第二章涉及近年来学界关于“法律渊源”的争鸣,其背景是司法实践中面对指导性案例、党内法规等新的规范材料,急需提出一种新的更有解释力的法律渊源概念及分类方法。第三章从近年来学界的一场跨界论战(哲学家与法学家)入手,重新思考了司法裁判中事实与证据的所指及其区分,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捍卫法律事实之客观性的思路。第四章的写作背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出台前后,有法学家和逻辑学家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中使用的概念定义进行了逻辑批判。第五章是基于作者对于学界关于“同案同判”之争论的参与而写就的,就其含义、性质、价值等问题提出了不同以往的主张。第六章是对学界讨论较多的另一个热点,即“后果考量”(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之争的方法论主题词)的思考。第七章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司法适用方式作了系统讨论。第八章是在新科技时代,尤其是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相结合的背景下,对于法律推理之性质和模式的重新理解。
更多出版物信息
- 版权: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 2025-01-20
- 更新: 2025-08-11
- 书号:9787301350942
- 中图:D90-03
- 学科:法学政治学法学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