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王磊, 著
意大利文艺复兴是人类告别黑暗的中古世纪,从此步入文明殿堂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对人类文明走向和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譬如邮票,它作为信件贴用的邮资凭证,是一个国家对外宣传其文化的重要载体。《邮票中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借助各国发行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邮票,从趣味性和知识性两方面入手,图文并茂地详述了小小的邮票背后的相关故事,深度挖掘邮票真正的“价值”,带领读者在方寸之间重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辉煌,为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赏析带来全新的视角。
李智渊, 著
本书以朝鲜族乐器为切入点,从教育学和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对朝鲜族音乐文化、朝鲜族乐器、学校音乐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普通学校与专业艺术院校在朝鲜族乐器上的教育传承路径,探讨了朝鲜族乐器的学校教育传承历史、现状。进而探究了影响朝鲜族乐器学校音乐教育传承的因素,对朝鲜族乐器、学校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和传承进行了概念化界定与特征描述,对朝鲜族乐器的发展与传承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张慧贞, 著
本书是对多层韩汉状语连用语序的精细描写和认知上的深入探讨,可以对特定的对象尽可能系统地分析描写。还对多层韩汉状语连用语序规律进行总结,丰富了韩汉语法学以及相关理论体系。同时,数据统计、小类的划分、语序规则的抽象概括,也可以为人工语言的计算机程序化设计提供坚实的依据和基础。类型学视角下的韩汉多层状语连用语序的研究有助于揭示韩汉谓语与状语、状语与状语的依存关系;有助于揭示韩汉状语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描写分析韩汉多层状语连用的优势语序,韩汉多层状语连用时语序的可逆性和不可逆性,将对韩汉语二语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对韩汉/汉韩机器翻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朴香玉,著
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既有其内在的学科规律属性,又异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还要服从于世界变革的大势和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局。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韩国语也渐渐成为高校语言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本书立足于中韩文化的外语教学研究,积极探索中韩语言、文化和交际上的不同,思考与研究跨文化视域下的韩国语创新教学,力求创新韩国语课堂,在韩国语教学过程中增进学生对韩国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及课程参与度,增强韩国语教学的实效性。
张振, 刘桃桃, 编著
本书是《大学韩国语基础教程》系列教材中的一册,以韩国语学习者日常生活中各种有趣的话题为主线,按照韩国语学习的难易度及韩国语词汇的使用频率,分阶段配置词汇和语法点,通过对最基础、最常用的3000个单词以及对话中的常用语法的反复练习,借此提高韩国语学习者的语言转化能力,使韩国语学习者能更灵活地运用日常生活中韩国语的各种表达方式,并让韩国语学习者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本书充分考虑到中国的韩国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内容由浅入深,能够显著地提高韩国语学习者的韩国语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学习各种韩国有趣的文化知识,使韩国语学习者能够深入了解韩国文化,进而更高效地学好韩国语。
赵同家, 著
中国画与日本画渊源相同,技法相似,在意境表达上富有东方神韵,具有西方油画难以模仿的创造理念。同时,二者也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具体的绘画技巧以及材料的使用上,如对水墨、胡粉、岩彩、金箔、银箔、胶的使用等。日本在绘画方面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材料和优秀技法,因此通过对比中国画与日本画在材料和技法方面的异同,有利于探索中国画失传的材料和技法,使中国画得以更好地传承。本书首先分别明确了日本画论及中国画论的定义,浅析二者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概括了中日绘画的材料和技巧,通过展示个人作品,形象生动地呈现了中日绘画的魅力。讲解全面、意蕴丰富、案例翔实,让读者理解并感受到美术作品之美,提高了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同时有助于促进美术的交流和发展。
张剑鹏, 周宇, 夏洪宇, 著
布贴画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贴补工艺,也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众多项目中,群众认知度高、社会基础好的一个项目。姜氏布贴画在继承布贴传统技艺的同时融合了其他门类工艺技巧,其作品在传承传统民间刺绣、镶嵌透雕、壁画构图、布贴工艺的基础上,吸收了国画工笔、写意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技法,并不断地推陈出新。姜氏布贴画取材于现实生活和地方风土人情、故事传说,通过巧妙构思,创作了一幅幅深入人心的精彩画作,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本书从布贴画的历史渊源、姜氏布贴画的传承发展脉络和艺术特色、当代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作解析、师徒代表作品集萃等方面,立体展现姜氏布贴画的概貌、项目传承和保护情况、项目存续的价值意义,对于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布贴技艺,共享非遗,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崔花,主编
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音乐、舞蹈)是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实践基地”系列成果之一。本书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理论、实践、传承人群”三个研究方向,整理搜集相关研究成果,注重多学料(音乐学、舞蹈学、民族学、少数民族艺术等)交叉创新,为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献计献策。本书按照各个研究方向的研究计划与思路,整理出一批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学术研究论文,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三个方面。
更多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