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建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修订版)

    柳肃

    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门艺术,甚至是各种文化形态的综合产物。《营建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修订版)》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建筑密切相关的八个方面,用生动通俗的语言解说中国古代建筑与政治、哲学、宗教、教育、文学艺术、生活方式、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建筑中的各种文化现象,从而进一步揭示建筑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 《营建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修订版)》内容超出建筑学的界限,旨在向大众介绍传统建筑的宝贵价值,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营建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修订版)》适用于普通读者及建筑学方向的学生。

    ¥86.64 电子书
  •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思想史研究文集

    吕舟

    中国的文物建筑保护源于中国自身史学研究思想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建筑史学初步建立之后,对古代建筑的研究,衍生出的对那些时代久远、弥足珍贵的古代建筑和具有典型性的建筑类型、建筑材料、工艺手法的建筑遗存作为历史实证的保护。它反映了对于这些建筑所具有的价值的理解,保护是为了延续或者凸显这些对象的价值。《中国文物古迹保护思想史研究文集》以文化遗产相关学科研究者和文物古迹保护从业者为主要受众。全书包含对中国文物古迹保护思想和实践发展历史中的一些重要代表性人物的思想脉络、重要原则与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实践中一些代表性案例背后反映出的思想与观念碰撞、发展与更新的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建构中国文物保护思想的发展脉络,剖析其思想根源。

    ¥83.2 电子书
  • 千年寻脉:北京古都城市设计研究

    张杰,敖仕恒

    《千年寻脉:北京古都城市设计研究》以辽金以来的北京城演进过程为时间主线,结合城市遗址状况、考古信息和历史文献记载,借助几何分析等基本手段,照应古代天学和地学的内涵,从中宏观层面依据城址山川格局解读了北京古都的轴线确定、十字定位与山川岳镇构图、城郭设计、轴线山水形态和尺度模数等方面,微观层面论述了元大都城市布局与地貌水形关系,以及在此视角下的明清城市形态的演变问题,都城主要建筑群布局与地貌水形互动规律、相互距离设计和视域方位角设计等问题,深入分析和揭示了“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下的中国古代空间文化和超距离大地测量技术对古都空间设计的影响。

    ¥90.35 电子书
  • 中国建筑要素溯源:庭院、斗拱和藻井

    谢景

    庭院、斗拱和藻井作为中国古建筑的三大重要元素,其源远流长。学术界对于它们的探讨一直以来没有停息过。建筑实践更是受到了这些中国元素的影响,特别是在重要公共文化建筑中,它们一直被创新性地诠释。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学术研究对于这些建筑元素都是围绕在其类型学和结构功能方面的,在人文上的研究甚少。或许正是因为缺少人文上的基础研究,导致了现代建筑实践中把庭院、斗拱和藻井仅仅作为一种空间、结构和视觉元素。 本书追溯庭院、斗拱和藻井在早期中国的渊源,以及它们在汉代一系列与天国和升天主题相关的演绎。本研究的基础材料主要为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商周青铜器和宫殿庙宇遗址,汉代石墓、画像石和铜镜等,以及古文字和文献资料。通过研究可以看到庭院、斗拱和藻井在早期有效地表达了中国古人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建筑艺术上,它们体现了超越理性的,充满想象力的,富有宗教神秘感的内涵和品质。

    ¥35.04 电子书
  • 他山之石——汉学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英语传播

    朱振武

    本书主要研究周氏二兄弟、张爱玲、沈从文、路翎以及钱锺书等中国现代文学重要作家作品和莫言、苏童、严歌苓、吉狄马加、余华、迟子建、洛夫、叶兆言、王小波和麦加等中国当代文学重要作家作品在英语世界的有效传播,对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译介活动的21位英语世界的汉学家进行全方位考察,跟踪和研究这些汉学家的成长背景、汉学生涯、英译历程、移译理念、价值认同、相关影响及存在问题,为跨文化跨学科背景下的翻译研究和翻译学科的建立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样例,也为讲好中国故事和实现文明互鉴略尽绵薄。

    ¥89.6 电子书
  • 梁思成与林徽因

    李晨 绘 彭磊 文

    《梁思成与林徽因》以写实画的方式记录了梁思成与林徽因的生平。全书共110幅图,描述了从梁林二人的幼年、青年时代直到晚年的经历,抗战爆发前后,他们克服艰难的环境考察古建筑,以及新中国建立以后他们作出的巨大贡献。主要表现了二人对建筑事业的不懈追求,对中国建筑史的无私奉献。

    ¥83.2 电子书
  • 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与传承

    彭翠

    围绕《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与传承》就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受众需求与传播使命、文化生产与媒介形态等重要命题展开思考。在章节主题上着重以传播形态、传播媒介、传播瓶颈、理性应对、主旋律表征、艺术实践、时代使命,以及在新时代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专题性问题作为着力点;在写作思路上侧重以平行性思维作为基本逻辑,横向展开;在书稿结构上以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诗词大会》《上新了.故宫》《中华好诗词》《经典咏流传》《一本好书》《成语天下》《国家宝藏》《经典传奇》《大揭秘》《朗读者》《山海情》《山河岁月》等文化类节目、主旋律电视剧和红色文献纪录片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及在文学领域中的艺术实践作为案例深剖,旨在全方位、多维度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变体和与新媒体技术的耦合予以学术化的探究。同时,通过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时代使命和传承路径给与多角度、跨学科研究。

    ¥41.4 电子书
  • 城市形态要素

    谭文勇

    城市形态是指城市实体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空间结构和物质形式(狭义上),构成城市形态的具体要素是城市设计和城市空间研究的主要操作对象,对其的了解和掌握,是从事城市空间设计与研究的基础。本书主要包括4章的容:第1章 城市形态要素概论,介绍了城市形态与城市形态要素的构成;第2章城市形态控制要素讲解了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轮廓线、城市廊道、城市轴线的相关知识和案例;第3章城市形态设计要素介绍了路网、街廓、空间界面的相关知识和案例;第4章城市形态分析要素讲解了城市肌理、图底关系、空间序列的相关知识和案例。

    ¥24.9 电子书
  • 这不是中国建筑史

    钱正雄

    《这不是中国建筑史》分为“飞檐翘脊”“汉字砖瓦”“故宫往事”“画中楼阁”“漫谈园林”五个部分,用通俗易读的方式、诙谐巧妙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50个常见又难以用三言两语解释清楚的建筑入门知识,使读者通过建筑与汉字、绘画、诗歌、历史等方面关系,了解中国历史与艺术。

    ¥52.8 电子书
  • Contemporary Bamboo Architecture in China (中国现代竹建筑)(英文版)

    刘可为、许清风、王戈、陈复明、冷予冰、杨军、[美]肯特.A.哈里斯

    作为首部系统展示中国现代竹建筑设计和建造重要进展的英文读图文集,本书系统梳理了竹材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极大增进了行业交叉融合,启发从业者积极主动、大胆地选择可爱的竹子来建设人类美丽家园。本书通过100多个典型案例、350多张高清建筑美图,从建筑用竹装饰材、建筑用竹结构材、景观配置、交通设施、输水管道和城市综合管廊五个方面,生入浅出而又趣味生动地展示了中国现代竹建筑发展历程和成果,充分体现了竹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科技成果。为全球竹建筑相关研究、设计和施工人员,“一带一路”竹产业政策和标准制定者,发展理念超前的开发商,以及对竹建筑感兴趣的国际读者提供了参考。

    ¥109.2 电子书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传播交流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华发展模式研究专项编委会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之间文化特别是优秀文化的交流与互鉴,起到了促进不同地区进步发展的积极作用。当今时代,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交流交往越来越密切,不同文明间的交融互通越来越深入。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管理研究中心围绕《中华发展模式》专项研究的思路,组织三十位作者从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文化、教育、体育、绘画、中医药、传播方式以及地区个案研究等角度,共同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传播交流,以期为文化强国建设、人类文明发展提出有益的思考。

    ¥42.25 电子书
  • 国家形象:文明互鉴与国家形象

    范红 胡钰

    《国家形象:文明互鉴与国家形象》汇集了2019清华大学国家形象论坛“文明互鉴与国家形象”的优秀研究成果以及该领域领军人物的实践收获,是清华大学国家形象研究中心推出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文化自信与“国家形象”研究》(项目编号为18ZD21)的阶段性成果。本书致力于从多维度、多层次、多领域探讨新时期国家形象建设、塑造和传播等问题。本书内容与时俱进,绝大多数文章都是首次发表,西乡前沿性与稀缺性。此书将在2020年国家形象传播论坛上隆重发布。

    ¥57.2 电子书
  • 莲华覆海 敦煌莫高窟北朝至隋代藻井研究

    侯翔宇

    本书探析并研究敦煌莫高窟北朝至隋代藻井艺术风格的起源、传播路径和时代发展,评估莫高窟图案艺术在中国佛教美术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全书通过分期、分类、分式的方法梳理历史过程中北朝至隋代藻井纹样的继承和变化,让大家了解这一时期藻井图案艺术的绘制规律。本书还从整体空间角度考量藻井图案与窟内其他艺术形式的互动关系,了解藻井艺术在其立体石窟存在的重要性。 本书适合对敦煌藻井艺术有兴趣的相关人员阅读。

    ¥51.35 电子书
  • 倾国之色:中国传统色彩赏析&现代配搭配方图案鉴

    陈宇锋

    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可以说是历代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民俗风情、文学艺术,以及思想观念与审美情趣的一个缩影,所涉内容丰富,且应用范围极广,服饰、建筑、绘画、瓷器、工艺品等传统文化艺术,都少不了色彩的身影。 《倾国之色:中国传统色彩赏析&现代搭配方案图鉴》编者在经史子集的故纸堆中追根溯源中国传统色彩,于传世艺术中品鉴中国传统色彩之美,将古人的审美智慧融入现代时尚之中,承续中国传统色彩意境之美。

    ¥57.2 电子书
  • 极简中国木构建筑营造技术

    喻维国、王鲁民

    建筑不仅仅是艺术,更是颇具实用价值的建造工程。对于营造技术方面的了解,无疑是非常必要的。中国木构建筑营造技术在数千年间不断发展并日臻完善,使我国古代建筑能在世界建筑之林独树一帜,并产生广泛影响。 本书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台基、屋身、屋顶三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木构建筑营造的相关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对抬梁式木构的重要建筑构件的起源、演变、构造做法、比例尺寸、建造步骤等要点进行介绍,特别是对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有关营造方法进行了清晰的解读,涉及木、瓦、石、土、油漆、彩画等多个工种,内容精炼、文字通俗、图文并茂、设计考究,是适合广大读者轻松阅读、便于携带的专业与文化并蓄的普及性读物。 本书旨在让更多读者更全面地欣赏和认识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设计手法、高超的建造技艺、精妙的细部处理,直达关键问题的核心,并为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打好基础。

    ¥51.35 电子书
  • 一个人的紫禁城

    孙克勤

    故宫的一草一木都体现着古代中国的文化精粹,本书用精美的图文带您走进紫禁城的高墙深院,沿着中轴线漫步前三殿、后三宫、御花园,游走东西六宫、宁寿宫、慈宁宫,探访重华宫、漱芳斋、建福宫花园,信步城墙,跨越断虹桥,穿越时空,触摸历史,感受一种前*未有的敬畏与震撼。今天的故宫是一座庞大的博物馆,是收藏中国历代珍宝的地方,更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历史见证。 大量精美彩图令读者身临其境,将这座规模宏大的中国皇家建筑群完美地展现出来,让您从中了解故宫,爱上故宫,也期待您走进故宫,亲身感受那古老而辉煌的文明。

    ¥35.36 电子书

更多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