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时代宪法上的人格权保护

    骆正言

    对于“人格权”,一般人的理解是生命、健康、姓名、名誉、隐私和肖像等不受侵犯的权利。但是若要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把它们称作“人格权”,民法上的人格权与宪法上的人格权有什么关系,人格权保护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作深入思考。本书引介了德日美等国家人格权保护的丰富理论和大量案例,深入分析了宪法上人格权的概念、类型、对象、范围、界限,以及宪法上的人格权和民法上的人格权的关系等问题。本书对理解和落实中国宪法和民法典有很大的助益,适合专门处理人格权民事和行政纠纷的法官、律师和其他司法工作者,以及中国法治思想、宪法理论和民法典的研究者和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41.3
  • 高墙之内——近距离看刑与罚

    陈国华

    本书作者为监狱系统实务工作人员,能够最近距离的接触被判刑的犯罪分子,本书主要讲述具体的刑罚在监狱的执行情况,包括正常情况下的执行以及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讲述具体的刑罚种类及执行状态。

    ¥29.88
  • 我国假释制度的博弈分析

    杨勇

    本书采用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探讨我国假释制度具体规定的合理性问题,更为深层次地挖掘假释制度的运行机理,探寻假释制度的原旨。通过博弈模型的论证,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把握假释制度的参与主体对制度目标的追求。

    ¥35.4
  • 信息化时代庭审方式变迁的实证研究

    梁坤

    本书持历史到现代、宏观到微观、理论到实证、域外到本土这几个基本的视角,全景式地对信息化时代庭审方式的总体变迁脉络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应的实证性探索。首先,从宏观角度对信息化时代庭审方式的变迁所涉及的各种理论问题进入了深度的分析;其次,以较为微观和具体的视角从数字法庭建设、远程审判、电子数据在庭审中的运用、庭审公开和庭审直播这几个方面重点研究了庭审方式在信息化时代面临的困境和出路。

    ¥57.52
  • 有组织犯罪的防制对策

    赵秉志, 主编

    有组织犯罪被认为是世界三大犯罪灾难之一,对各个国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威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推进,信息化的加剧,有组织犯罪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急需研究如何进行治理与防控。除此之外,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在打击有组织犯罪中所取得的许多经验也值得探讨、研究和发掘。本书集中研讨新形势下有组织犯罪的防治策略、立法规制、司法适用等问题,可谓因时而谋、应势而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9.28
  • 零污染之路

    刘生荣

    全世界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家庭与每个人,都有义务消除污染,维护这颗蓝色星球的纯净与安宁,这是人类的共同利益。本书鉴于当前世界污染的历史与现状,首次提出了“零污染”的概念,论证了其与全人类利益的一致性和必要性,立足于现有的科学技术、经济能力和政治人文环境,论证了实现零污染的可行性,规划了实现零污染的路线图。力求用简明通俗的语言阐述多种类跨学科的科学问题,以期为众多的读者了解和达到共识。

    ¥47.4
  • 金融极值数据波动率建模

    刘威仪

    本书对基于金融极值数据的波动率建模展开了系统性研究。全书共六章,按照研究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和第2章,包括绪论和基础知识,主要介绍金融极值数据波动率建模的背景和现状,以及必备的随机过程极值理论;第二部分为第3和第4章,主要介绍基于低频极值数据的静态波动率估计和动态波动率预测;第三部分为第5和第6章,主要介绍基于高频极值数据的积分波动率估计和跳跃检验问题研究。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金融专业、统计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选修教材,也可以作为金融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参考书目。

    ¥25.35
  • 公司法学(下)

    朱锦清

    中国法学的落后集中反映在教材上。内容空洞无物、语言枯燥乏味的法学教材耽误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扼杀了他们的兴趣和热情。本来,教材的编写要以现有的科研成果为基础,从中系统地吸收养料。可是学风浮夸,制度低效,法学界尤甚。发表出来的所谓成果和论文大都是无用的垃圾。教材的编写者们即使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教材上不去,年轻一代的基础打不扎实,科研就没有后劲,反过来又制约教材质量的提高。要突破这个恶性循环的局面,写出与国际接轨的教材来,必须跳出学术界,向两个方面寻求素材:第1是实践部门,主要是我国法院的判例以及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实务;第二是国外的判例、规则和学术讨论。除此之外别无他路。本书正是在这两个方向上努力的。

    ¥51.87
  • 法律信仰的神话:美国工具主义法律观研究

    焦海博

    正如法律信仰论一样,工具主义法律观也不是一种法学理论,而是一种对待法律的态度的统称。自从法律信仰论引入中国,学界就掀起了持续性的研究热潮。本书的研究目的在于论证法律信仰是一个被过度解读的神话,在我国鼓吹法律信仰论是一种法治浪漫主义,会遮蔽真正的问题所在。为了更彻底地批判法律信仰论,本书另辟蹊径,从源头上考察法律信仰论与法律工具论在美国的历史命运与当代图景,论证法律信仰论早已式微,法律工具论即工具主义法律观已成为当代美国法律文化的主流特征。

    ¥31.85
  • 公司法学(上)

    朱锦清

    中国法学的落后集中反映在教材上。内容空洞无物、语言枯燥乏味的法学教材耽误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扼杀了他们的兴趣和热情。本来,教材的编写要以现有的科研成果为基础,从中系统地吸收养料。可是学风浮夸,制度低效,法学界尤甚。发表出来的所谓成果和论文大都是无用的垃圾。教材的编写者们即使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教材上不去,年轻一代的基础打不扎实,科研就没有后劲,反过来又制约教材质量的提高。要突破这个恶性循环的局面,写出与国际接轨的教材来,必须跳出学术界,向两个方面寻求素材:第1是实践部门,主要是我国法院的判例以及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实务;第二是国外的判例、规则和学术讨论。除此之外别无他路。本书正是在这两个方向上努力的。

    ¥58.37
  • 美国法上的管制性征收

    刘连泰 刘玉姿 等著

    管制性征收意味着政府虽然可以管制私有财产,但如果走得太远,则会产生征收效果,应当给予补偿。国内相关研究虽已进入以理论观照实践的阶段,但管制性征收理论研究本身稍显薄弱。本论文集是近年来刘连泰教授及其学生在美国征收法领域着力耕耘的部分成果,从管制性征收历史发展及其判断标准、管制权与征收权的关系、公用以及公正补偿等角度切入,较为全面地勾勒了美国法上管制性征收理论的基本图景。

    ¥51.35
  • 最新贪污贿赂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赵秉志主编 刘志伟 袁彬 副主编

    本书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重点研讨了“两高”贪污贿赂犯罪司法解释的宏观问题,包括贪污贿赂犯罪治理的刑事一体化问题、溯及力问题、罪数问题以及终身监禁制度问题;第二部分重点研讨的是贪污受贿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问题;第三部分重点研讨的是贿赂犯罪问题,第四部分主要讨论的是与“两高”贪污贿赂犯罪司法解释相关的其他问题,其中既有对贪污贿赂犯罪司法解释的理解问题,也有对贪污贿赂犯罪的实效问题,既有对贪污贿赂犯罪司法解释的理论分析,也有对贪污贿赂犯罪治理的实践探讨。本书秉持问题与对策相结合,理论与实务兼备,对推动我国反贪污贿赂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完善刑事法相关理论,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51.35
  • 当代实证主义与非实证主义之争中的拉德布鲁赫

    徐江顺

    本书以拉德布鲁赫的三元方法论作为统摄全书的分析框架,阐述了拉德布鲁赫的新康德主义背景,将传统自然法和传统实证主义的理论主张跟拉德布鲁赫的涉及价值的事实的法概念进行鲜明对比,揭示出他的这一立场在“二战”后事实上成为了当代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争论的研究进路,以此向读者呈现独到的“二战”后的西方法律思想史上的拉德布鲁赫的学术地位和价值。

    ¥28.08
  • 城乡统筹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林俏

    本书重点阐述了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对策建议。通过对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我们发现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二元性的特点,而且这种特点不断地被强化。由于二元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有改革和创新的必要。对于如何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体系,本书认为:首先,应确立社会保障立法的基本原则;其次,本书从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角度分别讨论,并从整个法律体系的角度对如何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进行构想。

    ¥35.84
  • 司法决策的过程——现实主义进路的解说

    周赟

    本书以现实中国的政治体制、司法体制及民主政治的进程为主要背景,通过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检察权制约机制做了深入、系统、全面细致的考察;从中总结、发现检察权制约机制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完善。尤其是重点分析刑事检察权制约机制问题,对此做了深层次的剖析,其中包括侦查权制约机制、逮捕权制约机制和公诉权制约机制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建议,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中国检察权制约机制的专著。本书适合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法学、政治学研究者、学习者以及国家机关、司法实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使用,也适合于具有法学、政治学兴趣,特别是关注国家权力监督制约问题的读者阅读。

    ¥32.4

更多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