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案聚焦——中国2013年最受关注刑事案件评点

作者: 时延安 刘计划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10-01

电子书 ¥22.8 定价:38.0
  • 收藏

  • 加书架

  • 引用

简介

每个刑事案件都是悲剧,只是主角和剧情不同而已。对这样的悲剧,仅仅谴责是不够的,仇恨也于事无补,看清个中原委更为重要。当人们向刑事法制呼唤“正义”的时候,不仅要惩恶,更要迁恶向善,最重要的是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当下社会被“风险社会”“多元化”“碎片化”等概念所定义和描述。人与人交往中的摩擦、碰撞似乎越来越多,彼此间的隔膜、对立乃至排斥也似乎在增长。这当然不是我们需要的生活。基于善意的对话、交流、沟通,是促进人们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重要途径。

编辑推荐

当下社会被“风险社会”“多元化”“碎片化”等概念所定义和描述。人与人交往中的摩擦、碰撞似乎越来越多,彼此间的隔膜、对立乃至排斥也似乎在增长。这当然不是我们需要的生活。基于善意的对话、交流、沟通,是促进人们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重要途径。

更多出版物信息
  • 版权: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 2014-10-01
  • 作者:时延安 刘计划
  • 更新: 2023-10-13
  • 书号:9787302381167
  • 中图:D924.11
  • 学科:
    法学
    政治学
    法学
    法学

作者信息

时延安 刘计划

时延安,男,1972年11月出生,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1994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法律系,获得法学学士学位;1994年8月至1997年8月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民检察院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检察员;200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03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2003年7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暨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任教。主要成果:《妨害风化罪疑难刑事问题司法对策》(合著):参与编辑、撰写了三十余部刑法学专著;在《法学家》、《法学》、《现代法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刘计划,1972年11月生,河南夏邑人。199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9年、200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分别获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与司法制度。出版独著《中国控辩式庭审方式研究》、《刑事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参与撰写专著20多部,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20余种。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法学期刊和《法制日报》等法律类报纸发表学术论文、文章80余篇。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