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

作者: 张新兰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07-01

电子书 ¥19.17 定价:29.5
支持送礼物
送给好友
  • 收藏

  • 加书架

  • 引用

简介

本书的编写力求满足信息时代管理类专业信息化管理知识学习的要求,贯彻教育部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的精神。全书内容共分10章。前3章介绍信息系统的概念基础;第4至第9章讨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理论、方法与过程,主要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第10章介绍企业资源规划系统。本书可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从事信息系统开发与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从事实际管理的人员的工作参考书。

更多出版物信息
  • 版权: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 2009-07-01
  • 作者:张新兰
  • 更新: 2023-06-07
  • 书号:9787302199441
  • 中图:C931.6-43
  • 学科:
    法学
    社会学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作者信息

张新兰

根据国家教育部1998年7月6日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内容,将原经济信息管理、图书情报学、科技信息管理、林业信息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合并为管理学科门类中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目前,我国已有二百多所高等院校设置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该专业的发展伴随着世界信息化的发展而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信息化专门人才。 网络化、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特征。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变。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进展十分迅速。 基于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十分艰巨。首先要定位,再定向,还要定措施。不同的高校要根据自己的特色来定位,如:以经、法、管理为主的综合性人文社科大学,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要定位在和经济、法律、管理的结合上,培养的人才主要适合在经济管理部门、司法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等工作。定向的具体内容由培养目标来确定,本专业直接以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需求为培养目标与标准,培养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具有坚实的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综合型、实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定措施则是要确定对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过程和方法,包括师资要求、全程教学计划和教材建设等。 现各个高校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材使用上五花八门,教材主要由任课教师自己选定。计算机方面的教材主要选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材,管理方面的教材主要采用管理学科的教材。尽管近年来一些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几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材,但仍然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根据教育部1998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要求,结合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课题组撰写的《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05》(征求意见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的内容,我们组织长期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次讨论和研究,组织编委会,制定教材编写规划,审定编写大纲,并采取主编负责制,层层把关,力争使本套教材成为具有系统性、完备性的高水平、高质量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材。 本套教材的主要特点如下。 (1)系统性。教材自成体系,系统地体现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和结构。 (2)完整性。教材能完整、准确地反映本专业的教学内容,满足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