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书架
-
引用
本书是非专业能力课程的第一本,通过赢在校园、潜能训练、团队意识训练、自信心训练、责任意识训练、规则意识训练、自我超越等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激发当代大学生的职业潜能,更好地完成大学期间的各项发展任务,为提升职业竞争力、实现幸福成功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本书内容新颖,案例丰富,浅显易懂,可作为高等学校通识课教材,也可作为广大读者的自学参考书。
当今世界,知识更迭与产业升级的速度前所未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逐渐取代了一些传统岗位和职业,使得从业人员往往不能只在一个岗位上,只从事一种职业。因此,从业人员人需要与时俱进,持续培养与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它有别于通常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一种非专业的要素,能够让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涯中适应跨岗位、跨职业甚至跨行业的成长需求。如何培养大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可持续的竞争力,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企业发展需求以及大学生自身的成长需求,非专业能力系列课程应运而生。 非专业能力系列课程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理论研究和企业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开发,按照学生在大学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来设计,相互之间有机衔接、密切联系,分阶段循序渐进、系统塑造,使学生顺利实现由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转变。 非专业能力系列课程注重学生社会技能的培养,着力改变学生的心智模式,引导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使学生作为一个健康而完整的个体,与环境和谐共处,去追寻职业发展的成功与人生的幸福。因此,学生在课程中不仅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更能感受到心灵的成长。这种成长帮助学生将关注的焦点从“环境的不利,他入的缺失”转移到“我能做什么”上面来。积极的心智模式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公共关系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流合作能力、适应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 本书在课程试点的过程中逐步编写形成自编讲义,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后正式出版,遵循以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果为中心的原则,立足可读性与指导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理论指导与技术指导相结合,体现了系统性、有效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本书由郭霖担任主编,张美华、杨复伟、易荣伟、叶舜担任副主编,各章节的编写工作由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非专业能力教研室授课教师合力完成。具体分工为:第一章,郭霖;第二章,徐娅妮;第三章,叶舜;第四章,张美华、陈浩;第五章,刘胜男;第六章,吴夏;第七章,李毅;第八章,易荣伟、杨复伟。统稿由郭霖承担,张美华、杨复伟、易荣伟、叶舜协助。 全书从创意、构思、写作直到出版,得到了诸多领导和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此外,在写作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学术界同人的成果和观点,限于篇幅未能一一列出,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但若能对读者有所帮助,我们也倍感欣慰和珍惜。最后,诚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更正。
- 版权: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 2018-08-01
- 更新: 2023-03-22
- 书号:9787568911139
- 中图:G647.38-43
- 学科:教育学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