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导论

作者: 吴建飞、王宏义、郑黎明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1-01

电子书 ¥48.3 定价:69.0
  • 收藏

  • 加书架

  • 引用

简介

为了总结物联网领域前沿技术,并为读者提供全面实用的指南,本书全面深入地探讨物联网领域的各个问题,内容涵盖物联网的概述、感知、传输和共性支撑四个主要方面,以及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系统、智慧供应链和军事应用等具体领域的应用。每章在各自领域有所侧重,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物联网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概述篇系统地介绍物联网的起源、核心技术、主要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提供物联网领域的基础知识。感知篇详细讨论身份感知、位置感知、传感器技术等感知技术,揭示物联网在信息获取和处理方面的关键技术。传输篇重点关注物联网中的传输技术,包括无线广域网、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前沿传输技术等,提供物联网数据传输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场景。共性支撑篇则从编码标识与编目、物联网安全与隐私、物联网平台等方面展开讨论,提供保障物联网安全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应用篇对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系统、智慧供应链和军事应用等领域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概述、案例分析和发展展望,展示物联网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创新成果。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物联网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编辑推荐

(1)知识全面,内涵丰富。涵盖物联网技术从末端的信息感知一直到顶层应用的全过程,提供系统而全面的学习框架,使读者逐步深入了解物联网技术的方方面面,为未来在物联网领域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不仅介绍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还步步推进,深入剖析与物联网相关的多个关键领域,如近距离无线通信、射频识别、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定位技术等,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知识体验。 (3)重视实践,案例生动。精心选择物联网在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智慧供应链等方面的应用,源于生活、贴近实际,使读者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启发读者思考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4)配套齐全,资源丰富。配套教学课件、解说或演示动画、实验代码,便于课堂教学和课后自学。

更多出版物信息
  • 版权: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 2025-01-01
  • 作者:吴建飞、王宏义、郑黎明
  • 更新: 2025-03-25
  • 书号:9787302680970
  • 中图:TP393.4;TP18
  • 学科:
    工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交叉学科
    智能科学与技术

作者信息

吴建飞、王宏义、郑黎明

吴建飞,正高级工程师。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员、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优聘研究员、天津市先进技术研究院副总工及科研业务部部长。分别于2002年、2006年和2009年于国防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物联网感知领域自主标准、规模集成系统应用研究和集成电路电磁兼容与可靠性课题研究和标准制定。现任国家IC-EMC标准工作组副组长、国家/军队物联网核心标准制定专家组成员、国防科技大学科技委人工智能组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青年专家技术组委员、第十二届IC-EMC国际会议技术委员会主席等。主持军内科研、国自科、天津市重点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军用/国家射频识别标准2项、推动制定国家集成电路电磁兼容标准12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特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天津市青年拔尖人才、天津市/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国际研讨会杰出贡献奖、亚太杰出青年科学家、天津市滨海新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奖等奖项。 王宏义,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研究员。分别于1997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1年和2004年于国防科技大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器装备技术基础等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发表国家专利40项,软件著作权4项,集成电路布图2项。获湖南省专利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荣立个人三等功。 郑黎明,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副研究员、天津先进技术研究院副主任。分别于2001年、2005年和2008年于国防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物联网、射频识别、无线通信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装备技术基础、军内科研、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多项,参与了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3项,集成电板版图2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特等奖。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