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学【卷十七】:工艺文化》以艺术中的科学技术、工艺美术中的艺术与文化等为研究主题。《钱学森关于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语录汇编》一文从九个方面摘录了钱学森先生对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节选自艺术史学家夏皮罗《印象派:反思与感知》的《印象派与科学》一文,对印象派绘画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做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 在探索栏目中,方圣德对长江中上游地方志记载的百余座黄州会馆的名称进行了考论;何靖对赣中地区的万民伞的装饰类型及风格进行探究;刘茜则聚焦于民国时期从事陶瓷设计改良的先驱者彭友贤的贡献研究;姚毓彬以福州漆器行业活化为研究点,来探索当下福州漆器行业的活化路径:代福平探析了扬州古椿阁复刻和印刷的十幅《萝轩变古笺谱》花笺的图形寓意与艺术特色。 工艺栏目聚焦于陶瓷艺术的研究,分别为景德镇窑“磨喝乐”瓷塑人物造像的演变、明代景德镇瓷上八仙纹饰、壮族夹砂粗陶造型艺术、钦州坭兴陶茶壶造型设计演变、景德镇古彩装饰风格的演变等。 此外,《新中国第一代职业设计师的兴起——以顾世朋为中心》深入研究了新中国第一代职业设计师顾世朋的设计生涯,以揭示我国早期职业设计师的培养与发展的路径;《当代陶瓷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现状研究》在、对当代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模式、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拓展出对发展现状的反思与重构。这些文章都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值得一读。
在传统学科边界不断被打破,跨学科研究领域不断生成的研究趋势下,我们有必要对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融通与碰撞进行理论探讨。《艺术与科学【卷十七】:工艺文化》聚焦于艺术与科学的联系。首先,选取了艺术与科学界著名学者专家的论述。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关于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语录汇编,20世纪最有影响的艺术史学家迈耶·夏皮罗关于印象派与科学关系的深入探讨。其次,对于非物质文化、工艺美术界的一些历史和文化,进行了深入考证。如黄州会馆名称考论、彭友贤与民国时期景德镇瓷业改革、扬州古椿阁复刻十幅《萝轩变古笺谱》花笺赏析等。再次,对传统手工艺的装饰造物进行探讨。如景德镇窑“磨喝乐”瓷塑人物造像的演变、.明代景德镇瓷上八仙纹饰的图像语素、壮族夹砂粗陶造型艺术等。
- 版权: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 2024-11-01
- 更新: 2025-02-18
- 书号:9787302676263
- 中图:J0-05
- 学科:艺术学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