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次对国际金融组织二十多年来对中国的贷款项目进行综合考察,总体评价和经验的总结。一方面,从宏观角度分析贷款的各类宏观效益和贡献,另一方面,从微观角度具体考察各类别贷款项目的实际执行情况和其财务、经济、社会、生态、知识、制度创新等方面的效果,总结中国与国际金融组织之间合作的成功经验,分析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吸收其教训,为进一步开展互惠互利的国际合作提供政策建议。 本书适合国家相关部委、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教学人员参考阅读。
主动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发展能力,促进减少贫困! 获取援助不是我们的目的,而是发展的手段。作为受援国,中国政府采取了“以我为主,为我服务”的政策:对国际金融组织的发展研究和政策建议采取积极学习的态度,但不盲从;认真借鉴,但不照搬;主动吸收,大胆创新;项目设计和实施以我为主,使获得的贷款项目服务于中国政府的发展战略。这是一个以需求者为导向、以发展为导向的投资策略,也是一个援助促进发展的成功案例。 本书旨在对国际金融组织在中国货款绩效进行后评价,填补了国内关于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如何高效利用国际金融援助贷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本书主要讨论和研究如下重大问题,中国积极吸引和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背景是什么?这些贷款项目的运行效果如何?有哪些宏观经济效果?它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进程产生什么作用?有哪些贡献?提供了什么样的经验教训?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我们如何进一步利用这些贷款,有哪些政策建议?本书将国际援助贷款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作用概括为三大作用:种子作用、示范作用和催化作用;六大贡献:发展观、投资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减少贫困、知识和制度促进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中国最重要经验是,主动对内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坚持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经济,这是国际援助本国发展的根本原因。
- 出版: 2005-08-01
- 更新: 2024-07-16
- 书号:9787302113867
- 中图:F.1284
- 学科: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