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结合个人经历和学术观察,作者提出,社会对待同性恋者往往有三个阶段的态度:首先把它当成病,予以治疗;随后,社会不再强迫这个群体改变自己,前提是他们必须在很多场合冒充成“正常”的异性恋;如今,这个群体不再被矫正,很多时候也不需要伪装,但社会仍然要求他们淡化自己的某些特质,保持低调,作者称其为“掩饰”。事实上,每个人都因种种顾虑,需要在不同场合掩饰自己。作者以有色人种和女人为例,进一步说明了掩饰如何阻碍我们充分实现公民权利。最后,作者并提倡一种跳出身份政治的新民权范式,让每个人都能更真实地做自己。
编辑推荐
吉野贤治享有终身教职,曾任耶鲁法学院副院长,是法学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他对美国民权开创性的研究,源自他对自己亚裔同性恋身份的袒露,而非隐藏。一半是法理,一半是回忆录,《掩饰》堪称这位充满魅力的年轻教授独一无二的成就。—— 《美国律师杂志》 谁会料到一本讲民权和法律的书会如此温暖、亲切、笔触优雅、勾勒着令人难忘的画面?吉野贤治把诗意带入了回忆,这正是本书之美。 ——《奥普拉杂志》 吉野贤治把自传和法律流畅地编织进这本可爱、感人又雄辩的书中,用真实、原始而又赏心悦目的词汇讲述着自己扣人心弦的故事。尽管这本书的话题明显是学术性的,却让我爱不释卷。 ——《普罗维登斯先锋报》 吉野贤治介绍给我们一个新词:“掩饰”,它是新的“冒充”,新的“柜子”。《掩饰》既感人肺腑,又发人深思。作者向我们敞开了心扉,也质问着我们,能否更加坦诚相待? ——《波士顿环球报》
更多出版物信息
- 版权: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 2016-01-01
- 更新: 2023-08-07
- 书号:9787302422310
- 中图:B846
- 学科:哲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