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
《远山与旧梦》是文坛"教父"童庆炳先生毕生唯一一部随笔选集,记录他对童年、故土和情亲历历往事的缅怀,以及青年时代外出求学游历、教书育人的诸多回忆,文字朴拙洗尽铅华,温暖动人,十分珍贵。童庆炳一生桃李无数,中国文坛当红作家莫言、余华、毕淑敏、迟子建、刘震云,著名学者陶东风教授、王一川教授、罗钢教授、丁宁教授、孙津教授等都曾师从于他,该书在后期推广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名人资源。
巴陵
每个人都在回味记忆里的味道,寻找适合自己的口味,回味最好的食光。《最好的食光》记录了作者儿时的珍肴美味,此珍肴是世间很少流行,很难吃到的妈妈做的美食,是作者个人的最好食光,这些美食集中在作者的家乡梅山腹地的新化圳上镇。圳上镇也是古代中原南流饮食的汇集地和南蛮饮食的最后缩影,直到现在还保留得非常完整,未受到外界的侵扰。作者虽身居城市十五载,却忘不了这些菜肴和食光,每当怀念家乡,作者就会想起这些美食与母亲,全书共3篇,1余万字,反映了新化的民俗风情、人文地理,还饱含人情世故、处世哲学。作者不止在《最美的食光》里谈品味和口福,把它的风俗民情、取材、制作、烹饪、味道都呈现给了读者,表达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和味道。
蒋涛
《城墙玛奇朵,爱情肉夹馍》是理想主义时代文艺青年的田野调查报告,用前卫的手法描述了青年们传奇的恋爱故事,主人公与当代摇滚明星、影视大腕的青春物语在这里挥洒得淋漓尽致。通过串烧的写作手法,用蒋涛和青青的爱情故事,串出了传说中的各种爱情故事,以及20年前,以崔健、张楚为代表人物的摇滚圈轶事,及以中央戏剧学院孟京辉、张一白、张扬等为代表的实验话剧、电影人的大学时代令人兴奋的奋斗故事。主题思想是人通过恋爱,获得了自由。
魈鸣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以乡村生活为背景,以随笔的形式展开对乡村的全景描绘,并揉入大量乡村民风民俗。主题相对集中,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文字质朴静谧,唤醒人们对乡村那种“无防”境地的心灵回归。
【日】三谷彻 著,杨希 译
原书著成于20世纪80年代,为日本景观设计大师三谷徹在留学工作于美国之时,对其所探访的美国景观风物的感悟性随笔文集。该书成书时代适逢景观领域发起现代性思潮,激发了诸如景观与艺术结合的产物——郊野的大地艺术的萌发,并且一系列城市现代景观设计作品中也强烈地折射出极简主义色彩,为世界景观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
代华英
知堂老人在《北京的茶食》中写道:“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闲花帖》结集了作者关于花花草草的文字。这些文字记录了她数年间在日常生活中与花草相识的过程,其中有寻花、拍花、识花、种花等。阅读其间,读者可以渐渐感受到,植物不仅带给人美好、喜悦,还有心灵的救赎,也能够学会以谦卑的态度面对世间万物。
王邦尧著
江南的一草一木,动静之间仿佛就沾染了天地的灵慧,看“一树烟霞绯云开”,听“千山响杜鹃”,品“一树清隽的孤高”,悟“素白终非人间色”,感叹“时光在一株草上循环流转”。草木岂非无情物?一字一句,讲述的都是草木如诗的性情,一笔一划,勾画的都是草木长在人心的颜色……
戴次一 漫酷文化 绘
每一代成功人士都有自己的故事。该书记录的是20世纪80年代,一对亲兄弟求学奋斗的历程。这兄弟俩就是后来在科研和业界都有着非凡成绩。他们从读中学起就立志要做学有专长、于社会和人民有益的人。他们先后进入大学后,目标更加明确并孜孜以求。他俩信奉 “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 ”的格言,在成长路上,逢胜不骄,遇挫不馁,执着顽强,终有所成。他们的故事都真切地记录在他们当年同父母及兄弟之间的往来书信中,真实、可信,是不可多得的收藏品,也是家长赠送给青少年的理想礼物。
南宋, 著
《流动的书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走读厦门”,辑入二十余篇淘书记,故事发生地均为厦门,充分展示书香城市的魅力;第二部分为“正襟危坐”,辑入二十余篇书评,均有感而发,言之有物;第三部分为“双城记”,辑入两篇读城记,一为大城市深圳,一为小县城云霄,各美其美,行路读书两不误。《流动的书斋》文字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现场感极强,读书是钻进去,行走是紧贴着大地,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品出人、书、景那生猛鲜辣的味道。
钟叔河
汉字很难写,尤其是刀刻甲骨,漆书竹简,不可能像今天用电脑写作,几分钟十几分钟就是一大版。故古文最简约,少废话,这是老祖宗的一项特长,不应该轻易丢掉。 《念楼小抄》集钟叔河短文若干篇,短的标准,是不超过一千个汉字,而且必须是独立成篇的。现从中选出一些,略加疏解,以飨读者。借用郑板桥的一句话:“有些好处,大家看看,如无好处,糊窗糊壁、覆瓿覆盎而已。”
戴次一 编著
本书汇集了宏杰、宏力博士兄弟,在国内读大学和在美国读研究生期间,与父母的通信及哥俩互通的信件共312封。全书展示的主要内容:一是如何学习,二是如何做人,三是如何处理好两代人的关系。 高中毕业后升入大学该怎么学习,兄弟俩摸索了一些与中学时期不同的学习方法,积累了经验,也有过教训,能给人以启迪。 学会如何做人是每个青少年必须面对的问题。本书在爱国、励志、诚信、守纪、刻苦、勤劳、节俭乃至爱情等方面,都有不少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内容。 关于两代人的关系,本书既有父母对儿子不厌其详的谆谆教诲与引导,又有父(母)子之间的谈心与交流,其中不乏儿子对父母的建议。字里行间充满民主与和谐的家庭氛围。 本书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书中部分海外飞鸿,可略见留学生活之一二。
李燕杰 著
李燕杰的诗与散文是他人生气贯长虹的精神所在、意境所在,是他“ 让躺着的文字站起来”的关键所在。 李燕杰的散文言之有情,有真情;言之有景,有实景;言之有理,有哲理。几乎篇篇都是抒情散文、哲理散文,别具一格地阐述了李燕杰的人生感悟、诗意的生活,于点滴、细节、碎片之中闪烁着真、善、美的色彩,以充沛的感情、深邃的意境、丰富的哲理,为人们烹饪思想盛宴、审美大餐。 要了解李燕杰的演讲,就需了解他的诗与散文。
[日]鹫田清一
林立的古寺,薄弱的历史观。 比起自然,更为亲近技巧和虚构。 热衷滑稽可笑之物,大街小巷藏奇人。 独特的构造,有许多孔洞,与“彼岸”相通。 三件物,城中老街有,郊外新城无:古树,宗教设施,清寂角落。这些地方,是世界的开口…… 在京都,这样的开口,比比皆是……比影视中描述的,更为形而上学、更为妖魅的城。
董石才 著
本书是央视资深记者的散文、杂文集。作者以记者敏锐的视角,真挚的情感和流畅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一副副生动的世间百态。可以说本书是一位资深记者忧患意识的延伸,言志论弊,酣畅淋漓,常于细微之处见赤诚。
傅璇琮
本套八卷,每卷之首均有前言,力求讨源溯流,系统介绍此类散文的发展历史,勾勒各时期特色,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相当于一篇文类史,读者可由此了解各类散文的起源、流变及概貌。又因前言为古典散文研究专家所撰,其中既体现作者的学术观点及研究心得, 亦可供专业研究者参考。正文包括选文及其注、译、评四部分,兼顾普及性与学术性,使这套书也为普及与专题研究相结合之作。对于典章名物及一些不常见的字词均有清楚、详细的注释。除抒情小赋因其多丽靡之辞不宜今译外,其他七类每篇均有今译。译文力求信、达、雅,并尽量保持原作风格。重要作品和有争议、有特色的作品篇后有选者简评或点评,介绍其写作背景、思想价值、艺术成就及历史地位。普通读者可借助注、译、评,更为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历代的名篇佳作,专业研究者亦可便中查阅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