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津
邵津主编的《国际法》是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之一。全书共18章,系统地论述了现代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分析了 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包括新出现的问题。国际法内容丰富、复杂,本教材提供基本知识,阐明基本理论,篇幅 保持在一定范围。每章之后列有参考书目,试图为有志进一步学习者提供 方便。《国际法》主要适用于法律专业的师生,同时对外语专业、新闻专 业和国际关系专业的师生,外交、外事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和国际问题研究 者,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宋英辉、王贞会 等
根据我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的要求,我国公检法机关新设立了针对未成年人的专门机构或办案人员,但是其中很多工作人员却对所涉法律不够清楚,本书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在与相关实践部门进行沟通后,根据实务中的需要,将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规定统一收集,并分类整理,以方便办案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及从事未成年人保护的社工等群体更好查阅、使用法律规定,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本次修订主要是补充了第一版之后的新的相关规定,使本书紧跟法律修订。
《北大讲座》编委会
从我社已出版《北大讲座》第1到25辑中相关内容精选而成,本辑包含法学领域的精彩讲座文章,读者对象为对法学研究与法律现实感兴趣的大学生群体。计划以精装形式出版,宜读宜藏。计划以精装形式出版,宜读宜藏。计划以精装形式出版,宜读宜藏。
宋英辉,刘广三,何挺 等
本书在《刑事诉讼法》2012年再次大修的背景下,通过对比1979年、1996年和2012年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具体变化,梳理刑事诉讼法演进的脉络和规律,评析历次修改的得失,阐释修改所蕴含的价值取向、诉讼规律及所可能带来的各方面变化与挑战,展望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未来发展与走向。本书写作以《刑事诉讼法》的法条文本为提纲,按照《刑事诉讼法》的前后顺序设定章节。每一章内首先概述该章刑事诉讼法历年修改的总体走势,并采用表格的形式列出1979年、1996年和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区别,之后采用专题的方式对该章内历次修改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阐释。本书不完全等同于纯粹"理解与适用"类的书籍,而是包括了一定的理论分析,体现发展规律,并对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意图、蕴含的价值、法条相互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理论上阐述,既适用于实务人士,也适用于进行刑事诉讼法学习、研究的人员。
王启梁,张剑源
本书是由历时三届、面向全国法学生举办的"法律的经验研究高级研修班"上的授课内容整理而成,分为三大部分,即方法与理论、主题研究和评论,内容从研究方法、研究实例、理论争议、学术史等方面展开,较为全面地梳理、介绍了法律的经验研究进路,是目前社科法学经验研究的最高且最具代表性成果。
杨和义
日本自2002年实施知识产权立国战略,确切地讲是知识财产立国战略,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成文方式制定和推行知识产权立国战略的国家。为此,开展了知识产权法律大量的立改废活动。经过5年变法运动,现在,其知识产权法律进入相对稳定期。我国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日本实施知识产权立国战略的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在日本,自2004年以后,对中国知识产权法的研究成果剧增,有关法律已译成日文出版(如岛并良)。鉴于此,确需将日本知识产权法律汇编翻译,以供国内有关研究、实务工作参考。
刘加良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与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纠纷也进入复杂多变期,基于纠纷对社会秩序的冲击有革故更新的积极一面,也有纵恶制乱的消极一面,作者认为当下我们对纠纷的消极作用更应被清醒的认知和冷静的判断,健全相关解决机制的必要性更应被普遍的认同。围绕当下我国纠纷解决的基本立场,本书分"特色机制的实效化:注重传承与应势创新"、"常规机制的良善化:宏观聚焦与微观研讨"和"学理支持的强力化:增强指引与适时反制"三编,集中探讨了我国当下理论上需要澄清的人民调解制度、马锡五审判方式、民事督促起诉制度和民事执行中的审级控制制度。
宋哲
本书讨论网络服务商对其间接侵权行为所应尽的注意义务。现有过错判断标准适用于网络侵权纠纷案件时存在立法体例上的先天不足,是由于大陆法系国家侵权行为一般化的立法模式与英美法系国家侵权行为类型化的立法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冲突造成的。本文主张以对注意义务的判断取代对过错的判断,网络服务商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基础不是过错,而是对具体情况下必须施加的注意义务之标准的偏离。通过"滑动"的注意义务标准,可以在个案中根据具体情形灵活确定网络服务商应尽的注意义务。冀以此消弭分歧,促进网络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本土化发展,培育根植于本土的网络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
财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规范公共财政行为,实现政府财政权与公民财产权的平衡协调。财税不仅仅是"钱"的问题,"钱袋子"的背后实质上是国家与纳税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诸多可能的改革路径中,财税法治是低调的、具体的、务实的,能够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优选路径和法治中国的突破口。作为公共财产法的财税法,也由此成为上承国计之天缘、下接民生之地气的治国安邦之法,成为通往"中国梦"的强国之道。
 本书精选了刘剑文教授的60余篇媒体访谈材料,希望以此展现中国财税法治建设的宏伟进程,也藉此祝愿我们在法治中国的道路上能唱出更响亮的财税"好声音",传递更给力的法治"正能量"。
徐国栋
罗马法受到广泛关注,少数学者也有“罗马无公法”的观点,该书在占有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通过严谨求实的学术论证,对罗马公法的起源、宪法、行政法、财税法、刑法、诉讼法、社会法等进行了重点领域和问题的论述,完成了多罗马公法基本体系和逻辑框架的描述和展望,证实了罗马法既包括罗马私法也包括罗马公法的观点。
陈安
本书除特约稿件外,共设国际经济法基本理论、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知识产权法等专栏,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借鉴国外的先进立法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深入研究和探讨国际经济关系各领域的重要法律问题,对于读者学习、领会国际经济法的有关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徐伟功
本书主要运用博弈理论重新阐释冲突法的基本问题,包括国际民事管辖权、法律适用和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三个主要问题。在国际民事管辖权领域中,主要采取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和完全动态信息博弈理论进行分析;在法律适用领域中,主要采取合作型选法策略来解决法律冲突问题;在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领域中,主要采取囚徒的困境和重复博弈理论进行分析。同时,该书还对中国区际法律冲突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博弈分析。
蔡虹
书稿作者站在学术前沿,对民事诉讼法的内容作了细致和系统的介绍,包括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主要程序、特征、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本次修改吸收了作者在教学课程中积累的一些新经验和心得,并结合了最新的相关司法解释等。
刘道远
集体土地流转改革是未来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改革的方向。基于私权保护的要求,集体土地使用权自由流转能够有效保护使用权人的利益。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应是具有财产属性的私人财产权,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能。但是由于中国实行土地公有制,传统的公有制优越思想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因此出现了私权让路于公权,私权权能不完整的现实,其中最为典型的表现是农民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的处分权是对土地使用权的处分权,而不能享有对土地的处分权。未来我们要深化农村经济改革,改善农民的社会地位,这些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对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充分承认和权利配置的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用益物权市场化是这些改革是核心目标之一。本著作围绕集体土地流转中的物权法障碍,分析未来制度创新的路径。
朱理
著作权的限制和例外这一问题构成了著作权与科技和社会发展这一紧张关系的阀门。每当技术的进步导致著作权人、使用者和社会利益平衡的破坏时,必然在限制和例外领域表现出来,并通过限制和例外的设立或取消而重新达致平衡。如果说著作权的核心是利益平衡精神,那么著作权的限制和例外则是这一平衡的体现者和实现者。之前有胡戈的馒头事件,现在又面临新的阅读技术与传统著作权的关系处理。这些都是本书所要解决的,因此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以著作权的权利限制和例外为主线;根据著作权的"传统界线--界线冲击--界线调整"的逻辑组织研究内容。通过阅读和分析大量原始资料,笔者在国内首次深入分析了著作权边界的基准界标--三步检验法的含义,添补了国内对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