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都市经济研究报告2014——从产业结构演进角度来研究北京市金融中心构建

    张辉 等

    近年来,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变迁具有强制制度变迁的特点。即由中央政府与北京市政府联合推动,特别是利用举办奥运会的契机,关停并转了大批落后产能和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企业,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去工业化”的过程。而这部分企业的退出肯定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北京经济发展速度在未来数年存在下行的压力,那么应当如何弥补去工业化带来的增长速度的损失呢?重新构建一个全新的产业体系则显得相当重要。本书将从产业结构变迁的视角切入,阐述北京市在此背景下如何促进金融业的发展,加快金融中心的构建。

    ¥44
  •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14

    林汉川,秦志辉,池仁勇

    本书旨在加深对当年度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变化趋势、政策取向的了解,并以当年度中国中小企业各种数据变化为基础、探讨当年度我国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总体态势、政策取向、技术创新、融资模式、地区动态以及服务体系等重点事件和热点问题,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54.4
  • 经济改革、集聚经济和不均衡增长:中国产业空间分布的经济学观察 1980-2010

    吴建峰

    本书使用国家统计局的省级的二位码制造业行业数据,从地区专业化、产业空间集聚、地区产业不均衡增长和新生企业的地理分布等维度描述1980-2010年间产业空间布局特征和演变。在梳理了关于上述各主题的现有文献基础上,作者结合新经济地理学和城市经济学等理论,解释了过去30年不同地区产业分布变化的的机制。

    ¥28.8
  • 中国改革再出发

    孙祁祥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于2014年3月举办了一场持续近半月的以“迎接两会、畅谈改革、权威声音、高端分享”为宗旨的笔谈活动,本书收集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学术界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在“两会笔谈”中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发表的真知灼见,涉及社会保障、财税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农村发展、土地改革、城镇化、区域发展战略、金融体制改革等热点问题,文风活泼,见解独到,充分显示了经院教授关心时事、关怀民生的情怀和开阔并具有前瞻性的学术视野。

    ¥33.6
  • 见证经济追赶大时代

    卢锋

    CCER/CMRC"中国经济观察"季度研讨会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5年初启动的一个长期工作项目,利用CCER研究资源,侧重围绕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国内外市场大宗商品供求和价格、与投资环境相关的制度和政策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和评论。第一辑《见证经济追赶大时代》汇总了自2005年以来35次报告会的简报,以及“中国经济观察”研讨会子项目“朗润预测”数据。

    ¥52
  • 非常规宏观经济调控研究

    唐文进,李芳,周文

    本书主要解决面对突发冲击,宏观调控当局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什么时候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本书力图明晰突发冲击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和短期影响机制,建立一套突发冲击经济影响的预警指标体系,进而确定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的阈值。二是需要采取何种力度的宏观调控措施?本书试图在经济目标和宏观调控措施之间找到某种联系,理清宏观调控措施对各产业和各地区经济的作用机制与影响积聚机制,量化何种力度的宏观调控措施将对重要的经济指标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

    ¥57.6
  •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2014

    洪永淼 主编

    本书是由洪永淼教授领衔的厦门大学"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研究团队关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第三部年度研究报告。与前两部年度研究报告略微不同的是,本年度报告对一些板块的内容做了相应的调整,共有12章,专题数量也大为扩充,总数达到16个,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报告内容。本年度报告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线将整个报告贯穿起来,而对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则以专题的方式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形成点面结合、体系完整、重点突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68
  • 多维邻近性与产业集群创新

    李琳

    本书尝试围绕"多维邻近性与产业集群创新"这一崭新论题展开了探索性理论研究与实证探讨。在理论研究层面,从重新划分与清晰界定多维邻近概念入手,解析"LKS"("本地知识溢出")视角下的地理邻近创新促进论的缺陷,阐析永久性地理邻近与临时性地理邻近在集群企业合作创新中的综合影响机制,探究地理邻近与组织邻近的组合以及地理邻近与认知邻近的组合对集群创新的交互影响机制,地理、组织、认知三种邻近性与集群创新能力演化的动态耦合机制,从而试图构建较完善的多维邻近性对产业集群创新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

    ¥30.4
  • 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研究

    陈承堂

    随着中国当前宏观调控实践的逐步常态化以及经济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从经济法实施的角度实现宏本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宏观调控行为是否可诉"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回答"可诉性的要件是什么",只有充分了解可诉性的要件,才能为论述"宏观调控行为是否可诉"这一问题提供一个最基本的分析框架。其次要回答"宏观调控行为的性质是什么",而"宏观调控行为的性质"又取决于作为其权源的"宏观调控权的性质",宏观调控权作为国家的一种新型权力,只有对其生成过程进行实证考察,并在经济法的语境下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语词的重叠性共识,才能对"宏观调控行为的性质"得出具有理论解释力的结论。最后要回答"宏观调控行为是否符合可诉性的各项要件",这有赖于结合可诉性的具体功能,以及宏观调控行为的内在规定性,逐次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可诉性的各项要件并不是并列的,而是递进的。也就是说,必须首先解决宏观调控行为不是不可诉的政治问题,才有可能进一步考虑宏观调控公益诉讼的起诉资格,成熟和过时作为起诉资格要件的扩展(成熟)与延伸(过时),在当事人享有起诉资格之后,最后才是对诉讼时机的选择。

    ¥28.8
  • 中国转型的系统困境与改革方略

    魏波

    首先,本书探讨了中国现代性建构的系统困境与风险。以现代性建构为主题的社会系统转型是当代中国的基本问题情境,中国在取得历史性进步的同时也遭遇各种困境,值观体系陷入混乱等等。其次,本书探讨了如何以系统创新探索多元现代性的中国道路。走出系统困境要求探索多元现代性的中国道路,推进发展模式的转变,以系统创新突破系统困境。 
 最后,本书探讨了如何通过凝聚改革共识、制定改革战略以推动发展转型与系统创新。改革是推动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渐进式改革是现实的选择。面对改革乏力的现实,需要打破僵局,以民主凝聚共识,汇集社会各界力量以推动改革与创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可以看到,中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这时需要以最大的勇气推动改革创新,在发展转型与系统创新中实现"中国梦"。
 
 

    ¥28.8
  • 中国收入分配统计问题研究

    许宪春

    近年来,收入分配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而构成了经济研究的重点领域和决策部门关注的重点问题。但对于收入分配的概念和测算方法,社会上还存在一些争议和误解。《中国收入分配统计问题研究》一书就是从这个背景出发,澄清收入分配统计的基本概念,详细介绍资金流量表中宏观收入分配数据的核算方法和住户调查中居民收入数据的采集方法,系统阐述居民收入差距的各种测算方法,深入分析我国收入分配状况,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收入分配统计问题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准确反映我国宏观收入分配格局和居民收入差距,引导社会各界对收入分配问题的正确理解。

    ¥30.4
  • 全球竞争政策——WTO框架下竞争政策议题研究

    白树强

    本书在分析WTO主要成员关于竞争政策多边规则谈判基本立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制定国际竞争规则的途径选择,提出了多边竞争政策议题谈判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对未来WTO框架下的竞争政策框架协议进行了设想,同时还对WTO框架下中国竞争政策的定位与国际协调问题进行了探讨,能够为我国建立和完善竞争政策和法律制度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依据。

    ¥46.4
  • 搞对价格 管好货币——中国开放宏观经济评论集

    卢锋

    《搞对价格 管好货币》收录了卢锋教授2008年以来发表于各财经媒体的有关开放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讨论的文章,从开放宏观经济视角分析了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大势、人民币汇率改革问题、宏观经济与就业形势、中国式宏观调控与改革、资本回报率与产能过剩、美国经济形势与欧债危机演变、我国农业与粮食安全等方面问题,对理解经济追赶提速背景下我国开放宏观经济的运行特点和规律具有参考作用。

    ¥38.4
  • 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脆弱性研究与评估

    冯振环、李书全

    本书通过对相关领域成果的借鉴和梳理,提出了区域发展脆弱性的概念、特征、形成机理、概念模型,并将其划分为累积式脆弱性、冲击式脆弱性和复合式脆弱性;分析了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建立了基于熵权法和集对分析法的累积式脆弱性评价模型、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SOFM)的冲击式脆弱性评价模型以及复合式脆弱性评价分析流程,据此评价、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脆弱性的相对水平和发展变化趋势;基于脆弱性差距的致因分析,提出了旨在降低脆弱性,促进京津冀都市圈可持续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34.08
  • 大国发展战略:探寻中国经济崛起之路

    李稻葵

    中国已经进入大国经济时代, 这是客观事实;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大国发展战略。对内,建立统一的大市场,建立合理协调的中央与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的制度,力求在针对中国经济特殊需要的方面取得科学技术上的突破。对外,统一协调的贸易发展战略,摒弃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发展战略;坚持独立的宏观经济政策,通过人民币在资本帐户的非自由兑换,隔离国际资本市场波动的负面影响;采取积极的外交和舆论宣传策略,特别重视培养和利用国际化的顶尖人文社科管理类人才。

    ¥25.6
  • 失衡之困

    何帆

    本书收集了作者2006年撰写的财经时评,聚焦于2006年经济中的主要事件和动态。作者文笔流畅,可读性强。

    ¥22.4
  • 1
  • 2
  • 3
  • 4
  • 5
  • 6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