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功
本书立足当代视野,依据马克思的文本,借鉴解释学的方法,从哲学观、存在论、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人学等多维视角,揭示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实意义和当代价值,并对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做了探讨。本书有两个特点:一是前沿性;二是独特性。
郑宇 著
人的自由和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理论目标。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倾其一生追求让每个个体摆脱一切奴役的共产主义制度,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构建自由王国理论体系。本书深入系统地研究了马克思自由和解放思想的理论背景、发展历程以及核心内容,在注重历史逻辑分析的同时也通过专题形式探讨相关理论问题,尝试客观地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和解放思想并关注其当代意义,以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英) 沃尔夫 (Wolff,J.) ,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大多数劳动者脱离了贫困,实现了温饱,并逐步奔向小康生活。但是,在此期间,衡量我国社会财富分配公平状况的基尼系数也呈现了“中国特色的”扩大。于是,人们不禁要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如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后实现共同富裕?应该如何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呢?这个问题,不仅拨弄着全体中国人敏感的神经末梢,实际也时刻考验着我国当前在位政治精英们的智慧。当前,我们重读马克思理论,也许可以提供一点有意义的启发吧。
林锋
本书是作者潜心研究青年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神圣家族》六部著作,缜密思虑、反复推敲写成的一部学术力作。
 作者针对学界流行的批判性论调,为这些早期著作的哲学价值、历史地位做了有力辩护。全书内容丰富,体系严整,富有"创新性",如对界定马克思早期六部著作历史地位的方法论的探讨,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的重新解读等。作为一部专门研究马克思早期六部著作的有深度的学术作品,本书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与研究将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张成山
本书从现代性视野出发,对马克思哲学的自由观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探讨。“自由”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也是马克思最富当代价值的理论内涵之一。“自由”问题是随着传统社会的终结与现代社会的兴起而凸显出来的,它与现代性的“主体性”原则的确立相辅相成。马克思哲学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把自由理解为人在现实历史中的自我实现过程,它所理解的自由是具体的、现实的、历史性的自由,它扬弃了现代性自由观的抽象性与独断性,克服了康德和黑格尔自由观所包含的思想困境,为我们确立起了一种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启示性的自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