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

    陈立思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是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该教材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系主任陈立思教授领衔主编,在该校以及各级团校使用。 本书主要介绍在青年中影响较大的几种哲学思潮和政治思潮,并帮助青年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正确认识这些思潮。它主要针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文化价值观念对青年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青年特点对青年实施教育影响。本书的主要内容有:1.社会思潮与文化价值观;2.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现状及特点;3.西方社会思潮对中国青年的影响与教育对策;4.青年思想行为特点与社会思潮;5.社会思潮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该教材作为教育部重点课程教材,具有很广的市场前景。

    ¥24
  • 德育鉴

    梁启超

    本书是梁启超编著的青年德育教本,全书以“辨术”“立志”“知本”“存养”“省克”“应有”为目,分为六篇,每篇之前有梁启超所做简单说明,内收梁启超精心选录的先贤大儒关于德育的重要论说,之下有梁进一步发挥的按语。梁启超是晚清民初引领时代风气的人物,此书初刊于1905年《新民丛报》,民国时由商务印书馆发行单行本,风靡一时。现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重加标点整理和注释,刘东教授作序导读,以方便读者阅读的新形式重新出版,作为“清华大学国学院德育教材”之一种。

    ¥20
  • 教研活动概论

    雷树福

    教研活动是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重要措施。 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教研活动的基础理论、教研活动的操作模式、教研活动的主要环节、教研活动的常用方法、教研活动的组织管理、师范学生的教研活动等。教材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教师磨课、专题研讨、案例写作、专辑编印、完成"作业"、研管结合等教研活动的方法,便于教师理解和操作,有助于教研人员指导教研活动,普及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教学、教研、科研的结合,学习、研究、实践的结合,使教研活动增加科学性和规范性。

    ¥36
  • 教育技术学导论

    李芒,金林

    这部教材的基本结构分为四大部分,教育技术是什么,教育技术的起源与发展,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与基本理论和教育技术学实践领域与研究方法。基本涵盖了教育技术学需要学习的基本领域。在编写体例方面,为了便于学生的阅读和深入研究,设计了导读环节,包括学习目标、知识概览、本章导学、学习活动建议、学习评价和参考资源等。编写的基本思路主要突出三个方面的内容--历史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这三点就是一般学科的基本研究领域。 本书属于教育部教育技术信息工程中心、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牵头组织,张景中院士主编的创新性教材"21世纪教育技术学精品教材"之一。此套教材紧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现状以及本专业学生就业市场需求的实际,除可作为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全国有250余所高校开有此专业)本科教材使用外,还可供其他各类学校、培训机构的教师、学生、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20.8
  • 中国大学校长演讲录·毕业篇

    潘鸿雁

    校长,作为一所大学的符号,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毕业致辞,寄托了校长的无限关怀与期许。近年来,大学校长的致辞刮起了一股变革之风,形式活泼、内容实在、语言新潮……其中的一些精彩致辞更是自发在大学生群体中流传。特别是今年,北大周其凤校长的毕业致辞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华中科技大学"根叔"的演讲深情款款,教诲谆谆……这些优秀的大学校长毕业致辞,不仅是对当代教育家风貌的全新诠释,也对大学毕业生今后的事业、生活、学习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收集、整理、编辑优秀的大学校长毕业致辞作品,呈现给更多读者。

    ¥25.6
  •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李征

    本书旨在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贡献,对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4
  • 教育领导案例及评析

    许苏 李霞

    本书通过教育领导实践进行案例剖析与实证反思,阐述教育领导的实践路径和现实收获,进而思考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力图从多层面、多视角、多纬度来探讨教育领导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丰富教育领导研究的理论内涵与现实意义,在教育领导实践与理论间架构起桥梁,为教育领导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30.4
  • 教学的魅力——北大名师访谈录(第一辑)

    郭九苓

    本书是由“北大教学论坛”优秀演讲录精选而成,该论坛由北京大学教务部、人事部、校工会、教学促进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联合主办,邀请北大著名教授、专家学者围绕怎样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等,畅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本辑共收集了北大20多位老师的教学心得体会,如吴相钰主讲的“漫谈课堂讲授”,黄楠森主讲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教学工作的意义”,赵凯华主讲的“如何讲好基础课”,王义遒主讲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
   

    ¥23.2
  • 效率、公平与充足: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改革

    曾满超,丁小浩等

    本书汇集了北京大学在过去几年关于中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研究成果。研究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教育财政体制运行状况的分析和评价;二是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面临的新问题。采用历史分析、统计计量等方法,对多种资料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包括: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政府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力度;义务教育财政分配的不公平程度较高,达到了警戒线的地步,应予以高度重视;建立规范性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将工作的重点放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弱势人群;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的内部和外部效率以及透明度。
 本书适合作为教育经济学、教育财政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的参考书,也适合感兴趣的师生和管理人员阅读。
 

    ¥46.4
  •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概要

    朱志平

    本书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的朱志平教授,是作者为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应用语言学”课程的教材,连续试用了7年,深受学生好评。该课程于2003年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本书所讨论的内容主要是狭义概念上的应用语言学,涉及跟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相关的理论研究。本书详细介绍了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研究,侧重从第二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讨论汉语的特点,并在介绍相关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谈论对这些理论“应用哪些”和“怎样应用”的问题。本书还在介绍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理论的基础上讨论汉语第二语言学习和习得的研究方法。最后,集中阐述了教学传统、教学流派及其方法,并就汉语特点讨论其优劣。

    ¥25.6
  • 信息化环境下教育研究案例精选

    张屹

    《教育技术学研究案例精选》为“21世纪教育技术学精品教材”《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配套案例集,本书搜集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经典案例,对本专业的学者和学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5.6
  • 数学学习心理学(第2版)

    孔凡哲,曾峥

    本书是作者多年执教"数学学习心理学"课程的结果,内容紧密结合当前中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实际,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数学学习的基本规律。以案例为载体,兼顾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配以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和拓展性问题。既可以作为在校大学生、研究生的学习教材,也可以作为在职教师继续学习的读物。该书第一版已全部销售完。

    ¥39.2
  • 学习困难儿童发展与教育

    赵微

    西班牙语介词的用法是西语各个水平学习者比较难于掌握的语法之一,目前图书市场上由中外学者合作论著且结构合理、内容详实、讲解简明的学习用书尚未有出版。该论著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门别类地详述西班牙语每个介词的功能和用法;第二部分则讲述西班牙语介词同动词、形容词、名词的搭配。本书配有大量简明实用的例句(配有汉语译文),方便读者理解和学习;本书的另外一大优点就是最后一部分针对不同章节设置了相应的练习,并配有答案。

    ¥33.6
  • 博士质量:概念、评价与趋势

    陈洪捷 等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1.博士质量的概念与理论探讨;2.中国博士质量的现实分析;3.西方博士教育的改革与趋势。
 第一部分对博士质量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同时结合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型,解释了全球性博士教育危机的动因。第二部分以实证数据为基础,从现实、历史、制度等各个维度剖析中国博士质量的实然情况及其背后的制度性因素。第三部分立足国际视野,首先系统梳理国际学术界在博士质量、专业博士、学术训练等方面的已有研究,其次分析西方博士教育强国最近二十年的演变与改革趋势,以为我国博士教育的战略发展提供借鉴。

    ¥36
  • 教育投资收益:风险分析

    马晓强,丁小浩

    本书在教育投资收益研究基础上,引入教育投资风险分析维度,建构较为完整的教育投资分析理论框架,并对我国教育投资进行收益-风险的实证研究,探讨教育投资保障、风险管理等政策意义。

    ¥22.4
  • 德国教育学概观:从启蒙运动到当代

    彭正梅

    教育学在德国是个与其他学科有着同样光荣的历史。与其他国家如英美相比,德国教育学的学科意识更为自觉,也更为强烈,从而也更为独特,因而值得关注。本书主要关注启蒙运动达到当代的德国教育学发展。从启蒙运动开始,近现代德国几乎经历了人类近现代历史上所有的政治形态:从封建割据到东西德统一后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政治形态的变迁对其教育思考产生了根本影响,从而也使得德国教育学思考更加丰富,当然也更加复杂。本书目的不仅要概览德国教育学发展全貌,同时要突出德国教育学的特色,因而采取了适当的取舍详略,使之既具有概览性,又具有一定的深入分析。本书详细探讨了德国教育学的三大流派以及本纳对教育自身逻辑的捍卫,略去了德国与英美大致类似的、国内已经较为熟悉的后现代的诸教育思考。

    ¥31.2
  • 1
  • 2
  • 3
  • 4
  • 5
  • 6
  • 42